【職人來談芯】迷失方向也沒關係——專訪華文暢銷作家張西

文、影音/朱芯儀提供

張西從第二部作品開始就霸占各大書店排行榜連續三年不退燒,而且和張曼娟、蔣勳等並列暢銷作家,但一夕爆紅且一路長紅的作家可不好當,那得要突破很多心理上的關卡,她是怎麼樣看待自我的呢?而張西的書又有什麼樣的魔力呢?

張西說,她想到張愛玲說過的一句話,「人都是在接近幸福的時候倍感幸福,但是會在幸福中患得患失。」而她患得患失的感覺大於當下在第一名的感覺。

張西坦承作品得到很大的肯定,但背後也有批評聲浪。於是思考,「我的位置在哪裡?」她慢慢地察覺,桂冠跟批評都不能定義她,後來找回自己一開始書寫的狀態,才穩定自己的心念。

她說,被攻擊時她心裡有一個自己的護城河,再去分辨對方的背景跟自己不一樣,才會講出不一樣的話;或者對方對於文學或是對於創作的想像跟自己不一樣。

不過有一些批評雖然帶著情緒,可是內容對她有益,只是被情緒掩蓋,當她冷靜時會把情緒撥開,這時比較能看對方真實講的內容。

我問張西:「你寫作是屬於什麼類型的?」

她回:「我通常會說『生活小感』,就是寫生活的作者。我覺得這樣說的時候就會知道,其實每一個人生活都有不同的面向,所以當我寫出我的生活面向跟別人不一樣產生了一些摩擦時,我不會覺得怎麼樣,我也會很好奇別人的生活長什麼樣,所以人就保有我自己的模樣我自己的輪廓……有點像是領土或者領地,我對別人也擁有著好奇心的這種作者。」

《是花季的關係》是張西的第九本作品。聽到這個書名,不禁讓我好奇:「為什麼跟花季有關係呢?」

張西表示,當時在英國留學,在思考書名時,她從宿舍走到鎮上採買日常用品,經過一棵會開花的樹,四季長得不一樣,春天是粉紅色、夏天綠色、秋天呈現咖啡色、冬天沒有樹葉,隔年春天再度變成粉紅色。

她在那邊住了一年半,那棵樹她也看了它一年半,她覺得每當打開小小的房門走出這個世界,好像所有東西都跟花季一樣,它會盛開、凋零,每一年看起來好像一樣,可是都有點不一樣,因為今年的枝枒不可能跟去年一模一樣,在這個狀況下,她選擇像花季一樣的方式看待自己的生活,還有探索「花季」帶來的啟示。

透過張西筆下的故事,我們跟隨著故事的主角,一同面對生活的高低起伏。關於我們的日常,或許有些人平淡無奇,有些人渴望光鮮亮麗;但無論如何,當我們面對生命的考驗時,都在不斷地做出選擇,我們不妨體驗其中的轉折,並試著欣賞自己所做出的抉擇。

本集重點: 

1. 「名次」和我的關係

2. 由我定義我自己

3. 書中角色討論:三段平凡中長出勇氣的過程

4. 故事跟「花季」有什麼關係

5. 迷失方向,也沒關係

詳細內容請聽以下的節目,網址如下(片長43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7PsPgUhLiA&t=4s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