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即時通

什麼是「點字」?是誰發明的?

點字是由左右各三個凸點所組成的一種符號系統,透過凸點的排列變化,來代表不同的文字訊息。最早是由法國視障者路易斯‧布拉耶(Louis Braille)於西元1824年發明,他用六個凸點的變化,來表示不同的字母、數字與符號,希望作為視障者用以溝通的文字。然而,在推展初期並不順利,雖然他曾獲聘,在皇家青少年盲人學校擔任歷史、地理、文法、代數與鋼琴的老師,並藉以推廣他所發明的點字,但因一般人的不瞭解,於1841年該校校長杜弗(P.A. Dufau),不但將他從學校開除,更下令禁止使用點字。直到西元1844年,布拉耶在一次公開的介紹上,說明點字的功能,而獲得廣泛的迴響,從此點字陸續成為各國發展視障者溝通文字的基礎。

點字符號都是由六個凸點變化而組成的嗎,為什麼在盲用電腦上,好像有八個凸點呢?

一般點字,確實都是由六個凸點所組成的,但是在電腦上,為了能完整表達ASCII Code的所有符號,因此才增加了兩個凸點,讓點字能有足夠的變化,來對應所有的ASCII Cone符號。

各國的點字符號都是一樣的嗎?

雖然點字都是由六個凸點所組成,但是每個國家,會因為使用文字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點字符號。比方說:同樣是點字左邊三個凸點,在英文為 l,而台灣的中文則是注音符號 ㄎ 的意思。當然,不同國家的視障者,如果要使用某個國家的點字,就得學習該國的點字符號,如前面的例子,無論那個國家的朋友,想學習使用英文點字,就得熟悉英文點字的規則,想使用台灣的點字,同樣也得學會台灣的點字規則。

中文字有「正體」與「簡體」,點字也有這樣的區別嗎?

嚴格說,中文點字沒有「正體」與「簡體」的區別,不過,台灣的點字與中國大陸的點字,卻是不同的。台灣的點字,是由注音符號所組成,每個「聲母」(如ㄅ、ㄆ、ㄇ、ㄈ共21個)與「韻母」(如ㄚ、ㄛ、ㄜ、ㄝ共16個)及「聲調」(如ˊ、ˇ、ˋ、˙),都有對應的點字符號,此外,為了表示兩個「韻母」組合成的「結合韻」(如ㄧㄚ、ㄧㄠ、ㄨㄚ、ㄨㄛ共22個),每個「結合韻」,也會有對應的一個點字符號。至於中國大陸的點字,則是使用漢語拼音來表示,由三個方塊分別代表聲母、韻母和聲調組成一個發音。

我按照一般文字的形狀打出凸點,這樣也算是點字嗎?

這不能算是點字,因為點字有屬於自己的規則,且與「字形」無關,直接按照一般文字的字形打出凸點,對於沒有字形概念的視障者來說,是無法理解的;且假若字形的筆畫複雜,即使有字形概念的視障者,也可能在摸讀的過程中產生混淆,而無法正確的辨認出凸字的意思。

是不是所有的視障者都會摸讀點字呢?

不一定。有些視障者,因為還有若干殘存視力,仍可閱讀一般的文字,所以未必會學習點字。此外,有些中途失明的朋友,因為各種因素(如習慣利用語音、或學習點字意願不高等),也不會使用點字。雖然熟悉點字的使用,對於任何視障者都是有幫助的,但是實務上,我們卻不能將使用點字與視力的障礙劃上等號。

對點字有需求,我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學會呢?

學習點字,主要有兩個部分:一為「摸讀」、一為「點寫」。一般學習點字的過程都是以摸讀先開始,然後才學習點寫。而學習的時間長短,個別差異很大,也與所訂定的學習目標有關,因此建議經過個別的評估,來訂定學習的方案。

常聽人說:視障者的觸覺比一般人靈敏,是不是在學習點字摸讀上也可以比一般人快呢?

不一定。摸讀點字,與觸覺的敏銳度及個人的練習有關,有些中途失明者,因為糖尿病等問題,影響手指末稍神經的敏銳度,亦或是因為老年手指敏銳度受到影響,而降低摸讀點字的效能。實務上,我們發現,如果自幼開始學習點字,只要養成正確的摸讀與使用習慣,在點字的能力上,都會有較佳的表現。

為什麼我摸起來的點字形狀好像都一樣,而視障者卻能辨認出不同的點字形狀,是因為他們的觸覺比一般人靈敏的關係嗎?

在我們服務的許多中途失明個案中,我們發現,剛開始學習點字時,也是需要逐步練習,才能慢慢的利用手指,辨認出不同點字符號的差異,因此,除非有特殊的狀況(如某些糖尿病患者的手指,末稍神經的觸覺敏銳度下降等),理論上,無論是視障者或明眼人,都是有可能透過訓練與練習,利用手指來辨認出點字的符號的。

為什麼使用點字輸入法打電腦的視障者,打出來的中文字會有同音異字的狀況呢?他們難道不能好好的打出正確的國字嗎?

由於中文字繁多,因此中文點字均只能表達出中文形、音、意的「音」的部分。以台灣的中文點字為例,是以注音符號組合而成,因此,假若使用中文點字輸入法(俗稱無字天書輸入法)來輸入文字,就有可能出現同音異字的問題。目前,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包括結合自然輸入法或微軟新注音輸入法,來進行「詞庫」及「語意」的自動校正,以及利用盲用電腦系統的「詞彙選字」(及所謂「字形字意」)功能,來進行「手動選字」,以提升打字的正確率,但無論採行何種方式,仍然很難達到百分之百正確的理想。

既然中文點字有其限制,為什麼視障者使用電腦輸入時,不改用「倉頡」、「嘸蝦米」等正確率較高的輸入法呢?

對於從小失明的視障者來說,因為沒有字形的概念,所以再學習一般以「拆字」方式為主的輸入法時,就會面臨學習上的困難。當然,如果是有使用一般文字經驗、且仍存有多數中文字形印象的中途失明者,我們就可鼓勵他們學習這類的輸入法。在我們服務的經驗中,也確實有不少中途失明者,在電腦的中文輸入法上,能以「倉頡」、「嘸蝦米」等這類輸入法,為主要的中文輸入方式。

點字書的製作,需要經過哪些程序,為什麼聽說點字書的成本很高呢?

目前,點字書的製作,多是以數位化方式處理為主,主要的程序包括將一般書籍內容輸入成為文字電子檔、再利用轉譯軟體將一般的文字檔案轉成點字檔、而後再由視障者搭配一名明眼人進行逐字摸讀的排版校對、最後則是視需求進行紙本的列印或壓製成光碟,一本點字書的製作,才告完成。由於這些過程,都需要人工處理,所以在成本上,看起來會比較高。

同樣都是提供視障者閱讀,為什麼不選擇比較方便製作的有聲書,而要製作點字書呢?

對於熟悉點字摸讀的視障者來說,點字書具有跳讀與搜尋方便、閱讀速度可自由調整、便於在閱讀過程中停頓或反覆閱讀幫助思考等優點,而相較於有聲書,點字書也具有不受錄音者聲音表情影響,相對較具有閱讀文字的想像空間,讓某些習慣於點字閱讀的視障者,保留了更多閱讀上的樂趣。當然,有聲書也有不少的優點,因此,提供視障者點字與有聲書這兩種閱讀的媒介,都是重要的。

我曾看過視障者利用點字觸摸顯示器,直接讀出我在螢幕上看到的文字內容,為什麼製作點字書時,還要進行點字的轉譯與校對呢?

的確,目前的盲用電腦系統,可以即時的將螢幕上呈現的一般明眼文字轉換成點字,輸出到視障者所使用的點字觸摸顯示器上,讓視障者即時的摸讀到一般人在螢幕上所看到的文字內容,按照這樣的狀況,理論上,我們只要將一般書籍內容輸入到電腦,視障者就能夠直接在觸摸顯示器上進行閱讀。然而,實際上,我們在製作點字書時,卻還需要進行所謂的「點字轉譯」,經過「點字轉譯」的書籍內容,卻反而在螢幕上,變成一般人看不懂的所謂「亂碼」,需要這道程序,主要是為了保障書籍作者與出版者的著作權,依著作權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讓我們製作的點字書檔案,只有視障者可以閱讀。而經過轉譯的點字檔案,可能會有破音字轉換錯誤的問題,甚至點字規則中,也有特定的點字格式,所以需要視障者進行點字檔案的排版與校對工作。

點字的凸點有一定的標準嗎,為什麼有些時候會聽到視障者說,點字太平摸不出來呢?

人的觸覺敏銳度,有其一定的侷限,同時,點的清晰與否以及點與點之間的距離,也都會影響到摸讀者的摸讀正確度與效率。按照美國所制訂的點字尺寸規範,每個點的直徑應為1.5mm~1.6mm之間、凸起高度應介於0.6~0.9mm的範圍,此外,在同一個點字方上,橫向與縱向最近兩點中心的間距需介於2.30mm~2.50mm,兩個點字方之間的橫向間距,則需介於6.10mm~7.60mm,而上、下兩行的點字間距則介於10.0mm~10.2mm之間。當然,實務上,我們發現,與上述這個標準有稍許落差,對於習慣摸點字的視障者來說,仍然是可以辨識的,但假若差距過大,視障者仍然是無法辨識的。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