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我說~閱讀好容易】《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

影音、文/由裘凱宇、楊嘉玲提供

書名:《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

原文作者:洛根.尤里(Logan Ury)

譯者:孔令新

出版社:商周出版

對談人:裘凱宇、楊嘉玲

簡介:

衝著「哈佛」跟「Google」這兩個名字,我翻了一下,不翻不知道一翻嚇一跳,書中寫的比我想像中還要有深度。但它的深度並不是很難讀,而且還教了很多實用的建立關係的技巧,打破我對於「脫單」這件事的很多既定印象。

為什麼要出一本書告訴大家怎麼脫單,這表示現代人要脫單真的太難了。

簡單把它濃縮歸納為:第一個就是路線太多元,要結婚的、不結婚的、異性戀、雙性戀……書中還引用了一本我在有聲書評很早年導讀過的書叫做《只想買條牛仔褲》,光選項越來越多的時候反而會癱瘓我們對選擇這件事情的決定度;第二個就是我們的選項看起來太多,感覺你有很多的選項但那真的只是感覺,並不會真的幫助你建立一段關係,選項只是一種幻覺,說到底你可能比自己還不懂你自己;第三是對自己的誤解,我們真的沒有我們以為的懂自己,所以常常會不小心淘汰掉對的對象,錯過對的人。

書中把無法脫單的人分成三大類:浪漫派、完美派、猶豫派。我非常喜歡這個分類。書的第22頁有一個18題的測驗,我非常鼓勵大家可以很快的回答而且憑直覺回答,你就可以選出自己是哪一派的。

書中的第七章問:你到底要選的是人生伴侶還是短期伴侶。我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但是當這一問我忽然有一種被敲了一棒的感覺,因為我從來沒有問過我的學生,他到底要一段什麼樣的感情,我都假設他是要一段長期的關係,但也許答案是短期伴侶。短期伴侶就是不以承諾長久經營關係為原則,這也不是不好,因為他就是想談戀愛,如果對方也很清楚也好,但最怕的事情就是你想要認真談感情可是你找到的對象都只是想要開心就好。

書中對於找長期穩定會讓你幸福的伴侶不重要的指標有:一是金錢,金錢不是不重要,而是金錢有上限,意思是,過了某個數額之後,你的收入的成長跟幸福感已經沒有明顯的成正比了;二是外貌,外貌當然在第一時間有加分效果,可是看久了,感情不一定順利,它不是一個長期的保證;三是找一個跟自己個性相似的人,書中給你一種靈魂拷問:「你捫心自問,你會想要跟自己交往嗎?」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想跟別人交往就是看自己不順眼嘛!書中講了一個基因學生物學,他們給受試者個選項,研究他們的唾液、基因……發現受試者很喜歡選跟自己基因差異最大的人。在心理學的說法就是我們的潛意識會選跟我們差很多的人,所謂「致命的吸引力」就是你身上沒有但你又很想擁有的;最後一個不重要的指標叫做「有共同的興趣」,可是兩性專家都不是這樣講的,他們都說夫妻之間要培養共同的興趣。其實彼此有沒有一樣的興趣不是重點,可是你對對方興趣的態度反而是重點。

能夠經營一段長期的關係的重要指標是情緒穩定;其次是忠誠心,其實是希望這個人可以給你確定感,就是在你人生低潮的時候他是會在的;三是「成長型思維」,關係是流動的,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就需要做調整,而調整的時候非常需要你有成長的思維,把這些調整看成是正面的;還有「處理爭執的能力」和「共同做出困難選擇的能力」……

回頭看看你正在曖昧的對象,想一下你到底是跟他開心開心一陣子就好,還是要幸福快樂一輩子?

請聽凱宇與嘉玲對談《《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這本書,語音連結網址如下,片長40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c7rSI9aJ8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