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的心靈說說話】心想事成

文/鍾宛貞

我們常會把「心想事成」當成祝福的話語送給他人,「心想事成」到底是什麼呢?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心想事成就是:「心中所想的事都能圓滿實現。」

由於我曾有疾病療癒的經驗,所以,每當我在外接案時,常會聽到同一類型個案的抱怨:「我都這麼努力了,有好好運動,吃東西也很小心,為什麼病情沒有好轉呢?」甚至有個案因為過度運動,導致身體不堪負荷,引發其他併發症。這一類的個案通常都會問:「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我會變成這樣呢?」

「心想事成」的進階版是信念創造實相,基於每一個人的實相都是自我信念的創造,我會禁不住地想問個案:「你願意讓我知道你這樣創造,背後隱藏的信念是什麼嗎?」因為,想著健康會得到健康的實相,但是,想著避免疾病卻可能招致疾病。

在《早期課輕導讀》一書中提到,我們所處的環境與境遇,都來自自己的預期,若是總想著會生病,想法就會形成實相。

對我而言,疾病療癒的健康之道,重點不是擺在疾病而是健康,所以,我希望自己健康,就要常常想著健康的畫面,讓想法成為實相。

有一個個案因情緒不穩而企圖自傷,他在心情平復後,對身為個管的我說:「不是妳的錯,不是心理師的錯,不是老師的錯,也不是爸媽的錯,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錯。」雖然這是一個客觀事實,然而,不同的想法會影響解讀方式,進而創造不同的結果。

有人對我說:「他這是在攻擊妳吧!口中一直說不是大家的錯,但其實就是想要指責大家吧!」也有人說:「他真是一個貼心的孩子,還想要保護大家。」

「攻擊」與「保護」幾乎是完全對立的解讀,這兩種不同的想法,我們不難猜測出後續會有什麼樣的發展,不是嗎?

我的朋友在車禍後需定期至醫院回診,有一次,她的媳婦說:「妳一個人去太孤單,下次我陪妳一起回診。」

她嘮嘮叨叨地對我唸著:「妳會不會覺得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眼呢?該不會是想看醫生怎麼說,然後再去我兒子面前搬弄是非吧?!」

我說:「沒關係,反正心想事成,妳心裡愛怎麼想,事情就會怎麼成,妳慢慢想吧!」

她打了我一下,說:「妳很機車,不打算勸我嗎?」

我沒好氣地說:「妳愛怎麼想都沒關係,反正,那都是妳的創造,不要跟我埋怨婆媳關係不好,那不都是妳心想事成而來的嗎?」

她問:「難不成我要想說她是真的在關心我嗎?」

因為她是我很熟的朋友,我雙手一攤,不再接話,我覺得她得學習接納自己的心想事成。

英國科學記者、科普作家David Robson以科學研究證明心想事成是真的。

這個研究的第一階段先讓受試者看一張不太好辨識的圖像,第二階段讓他們看這張圖像的真實樣貌,第三階段讓他們再看一次第一階段看到的那張圖。

研究結果發現,當他們在第二階段看懂圖像之後,原本第一階段看不懂的,到第三階段再看一次,就突然能看懂了。所以,第二階段產生的心理預期,讓第三階段的圖像得以呈現出真實。

我們的信念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換句話說,未來的實相,也是我們此時此刻的信念、想法所創造出來的。

我同事跑過來問我:「我的眼皮一直在跳,怎麼辦?它要告訴我什麼?是不是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我看她一副緊張兮兮的模樣,想必她一定是「跳災」了。

我試著協助她認清心想事成、信念創造實相的力量,讓過度消極的思維轉化成更具建設性的積極信念。

我說:「左眼跳財,右眼跳……」

她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地問:「跳什麼?」

我答:「右眼也是跳財,只要眼皮跳,全部都是跳好的。」

心想事成,其實就是那麼簡單。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