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感受.生活】白手杖,改頭換面吧

文/曾喬慧

初初視障那時,聽一位盲友說她過馬路到一半,手杖被車子撞歪了,車主頭也不回呼嘯而去,我滿心驚訝、憤怒又擔憂:「死王八!沒天良!眼力正常的人好意思這樣搶快!?肇事了還佯作不知!?萬一歪掉的是人呢?那接下來的路妳怎麼走?」

幾番春風秋雨潮來潮往,如今聽聞類似事端,手杖瞬間給撞歪了,撞飛了,甚至更不幸杖去人亡了……心頭平靜,悸動不再。因為歲月調教理性不斷成長,認清災厄的降臨不分貧富貴賤,也無論視障與否。

理性反思工具本身,總覺得白手杖太單薄了,一根棍子而已。是輕巧易使,收納方便,卻不足以應付千變萬化的戶外地形,保護性實在不夠周延,於車輛駕駛目標也不夠顯著,還可能被誤以為拿好玩的。

手杖的模樣

曾經,我執杖走在紅磚道,被一位中年婦人攔截,劈頭就沒好氣嚴詞厲色地訓誡:「走路不好好走路,還甩著一支棒子幹什麼?!」

幹什麼?她看我不像視障者?正待解釋之際,她更嚴肅地開罵:「細長竿很容易絆倒人,妳知不知道?!」

這下難以啟齒了。知道知道,我十二萬分地知道,手杖真的極易絆倒路人,但一時自尊心作祟,不想對她承認這個事實。

一個艷陽高照的上午,我定向行動期中考的日子,必須獨力到達老師指定的目的地,正沿著師大分部執杖前行。經過校門口,陡然感覺杖尖一記翻騰,心想不妙,旋即聽聞身後五、六公尺外的定向老師火速上前,出聲探問:「妳還好嗎?」

不是問我,我好端端的,是一位女學生跌撲在地。她以為可以快過我,從我前方快馬加鞭,哪知一個秒差,腳尖勾到我手杖。定向老師扶起她,她說她急著趕課。我們沒有爭論,也沒有誰向誰道歉,各自走開了。

她那雙膝蓋鐵定破皮流血加瘀青,不知她自覺粗心?還是暗裏咒罵?或同我一樣,認為爭論誰對誰錯也挽不回傷勢。不幸中的小幸,好在是年輕人,假若當下跌倒的是老人家,那後面的故事情節恐怕不是各自走開收尾。

與此相似的無心之過,幾乎每位盲友都說得上一兩樁「前科」,比如,杖尖在轉角處陡然露頭,牆角另一側的行人來不及避開;或是手杖無巧不巧打在前方行人兩腳之間,導致人家一個磨擦,失衡蹌跌。手杖引導腳步在前,所以左、右、左、右而非一直線著地,常常,我們身後的行人想超車,例如有人從我們左邊超向前,說時遲那時快,手杖剛好打向左邊來,這又釀成輕重不等的傷害了!如果此時雙方都不是低調的人,吵罵,動粗,告上法院……

廿一世紀了,沒有比手杖更合適的工具嗎?

筆者此一問,主要是針對手杖的外表造型,而非增加AI智能。以現今的技術,在手杖上裝個鏡頭或植入晶片並不難;但如果充滿智慧的手杖仍是一條棍子形狀,恐怕絆倒別人的災禍依然不減。

2018年筆者復出電子報寫專欄,曾以「龍蝦自行上街的可能性」為題,天馬行空草擬多功能的手推車作為外出輔具。它無須左右點地,兩手得以均衡握在橫槓上穩穩前進;它的四顆輪子會上下樓梯,懂得適時調節高低,在我腳步之前先預告地勢變化;它體積大,目標大,順便載負行囊……還有種種功能,比如可折疊,可架傘,隨您想像,端視個人所需所好附加上去。

如果還是喜歡輕巧型,忘了是哪國的盲友,在手杖末端向左右延伸出橫槓,設計了裝上兩個輪子的款式。天下何其大,國外想必出產了幾樣我不知情的新手杖,但既然未在國內普遍使用,必有其因,箇中原委小的寡陋便不多言。

差點忘了,導盲犬。1996年11月,台灣第一隻國際合格的導盲犬Aggie正式上路。具備靈性的小動物當然比手杖聰明囉,走在路上也吸睛,倍受禮讓,絕對沒有路人會指責:「走路不好好走路,還牽一條狗幹什麼?!」閒暇時候狗狗還可陪伴主人,消化寂寞黑洞。可惜,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親近動物,而且導盲犬和手杖有一大共同缺點——盲友腰部以上的障礙不會避開。

前些時日,輝達公司CEO黃先生宣佈,人形機器人時代即將來臨。視障朋友們會許願怎樣的一個導盲機器人呢?筆者狂願,最好它機敏得像貼身警衛,善盡保護之能,讓視障者傷亡率下修再下修。期待!

如果您對於此文有所建議,歡迎至臉書與筆者直接互動(連結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379228350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