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弘開講】所有壞事背後都有未來的好事
文、影音/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主講者/楊聖弘諮商心理師
編者按:國立臺灣圖書館自2022年起開闢心靈療癒系Podcast「友間聊癒室」,其中的「阿弘開講」是透過賽斯身心靈診所諮商心理師楊聖弘老師以閱讀引導,佐以專業分析及同理心,一邊介紹好書,一邊和讀者們交流,在自在無壓力的情境下,為讀者們梳理困擾的情緒,希望成為讀者們的好夥伴。
關於這一期的介紹有兩個連結,網址如下:
這一期要為讀者介紹《所有壞事背後都有未來的好事:做自己的情緒教練,放下人生無謂的負重,擁抱不確定,展開更好的生活》這本書。
EP55|「阿弘開講」運用自我教練工具,解決你的生活難題
當現實與理想之間還有巨大的鴻溝,如何跨越?
當生命深陷於過去的創傷與悔恨,如何擺脫?
當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如何擁抱不確定?
這本書結合正向心理學和教練技巧,探索情緒並提升對情緒認知與管理,協助個人成長,並靈活運用於人際互動、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和職場關係,引導讀者在關係中做好自己,其中為人父母者就是子女最好的情緒教練。
情緒教練三大助益,看見負面情緒背後沒有滿足的需求
覺察情緒:情緒教練技巧協助自我覺察情緒,並回溯什麼引發了情緒
接納情緒:了解負面情緒本來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接納就是改變的基礎
做出改變:改變負面情緒的發生緣由,減少負面情緒
當負面情緒襲來,不只心情受到影響,還會遲遲無法行動,人生原地踏步……教練思維幫助你穿越情緒的風暴與低潮,找回自己的力量,讓生命的不確定轉變為成就豐盛美好的每一步。
本集大綱
1. 不滿意眼前的遭遇或結果,從 想法(觀點)與 情緒(感受)下手
2. 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進行解釋的四個角度,看看你的解讀慣性容易偏向哪一種
3. 學習情緒教練的三個基本步驟,改變應對行為,創造新的結果
4. 應用範例:上台說話就緊張到語無倫次,想改變,能怎麼做
影片每時段的重點如下:
01:08 本書及作者簡介
02:59 本書大綱
06:20 情緒教練工作,如何克服「上臺恐懼」
11:39 四個面向的解讀
27:20 「控制圈」
30:47 「心情不好」調節三步驟
45:05 Q&A
YouTube
Podcast
Sound On
Apple Podcast
EP57|「阿弘開講」跨越「障礙」,成為受歡迎的人!
本集大綱如下:
1. 孤獨是一種情緒,情緒源自於想法,那麼,有哪些想法容易帶來孤獨感?
2. 想要讓人際關係從淺到深發展,社會滲透理論告訴你人際上的規則與邏輯
3. 容易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影響人際關係,該如何處理
書中有一句話說得不錯,「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之後仍有勇氣堅持下去。」很多人覺得別人勇敢得不得了,殊不知,他也害怕,只是他堅持下去,最後他就贏了。
影片每時段的重點如下:
00:20 主題介紹-如何和身邊朋友建立友誼
01:34 本集大綱
04:50 何謂「自我教練模型」
05:44 談「孤獨」感
24:10 利用「五秒法則」跨出第一步
31:32 如何成為受歡迎的人
37:39 Q&A
我以「如何成為受歡迎的人」闡述重點。我整理了書中的四個建議,我覺得這不只受用於一般人,也蠻符合障礙朋友的需要。
第一個建議是:話可以不多,但是要給人家感覺溫暖跟友善。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只要一個人被認為是親切的或是有能力的,都會附送給你很多很好的特質;總之,有了這些特質,你就跨出人生的第一步。
第二個建議是:別太過分地關注自己,要對別人抱持真誠的好奇。如果我們一直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我們可能跟別人相處時也一直很在意自己的表現,同時你跟別人互動時會不斷的講你自己,而忽略別人的存在。所以跟別人互動的時候,眼中要有別人。怎麼做到呢?就是對別人產生好奇心,但這個好奇也不要走太快,如果你一下子就談就別人的秘密,別人也會逃走,因為你們的關係還沒走到哪裡。第一層的好奇可能是資訊層面,例如你是哪個科系的?這是一個比較中性的好奇,要常常檢視你的好奇會不會走太快。
第三個建議是:為他人創造一些正向的情緒跟價值。如果跟別人互動好的時候,可以走到價值觀跟觀點,或者更裡面一點點,例如情感的層次,甚至情緒的感受。無論如何,別人跟你在一起的時候,就覺得很舒服,會覺得你可以帶給別人一些新的感覺跟看法,你可以幫別人解憂,那麼別人會覺得跟你在一起很開心。
第四個建議是:主動出擊,讓自己被喜歡的人圍繞。不是每個朋友都適合你,所以你可以主動出擊,以選擇你想要跟誰成為朋友,所以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主動出擊比較能夠選擇到比較適合你的人。
無障礙版本書籍借閱 https://viis.ntl.edu.tw/BookDetail/93662
一般書籍版本借閱 https://reurl.cc/Wv5987
YouTube
Podcast
Sound On
Apple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