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感受.生活】南瓜湯

文/曾喬慧

一旦氣象預報東北季風即將空降來台,或是更勁爆的寒流來勢洶洶,冒著熱氣的火鍋、薑母鴨、羊肉爐……會列入許多人的用餐清單,與此有關的賣場、餐館也樂得商機滿滿。可我這人總是走冷門,我所聯想企求的無須澎湃大滿貫,一盅香濃南瓜湯便是上選。

對,就是反射動作似的聯想到,別問我為什麼;至於企求,因為好喝的南瓜濃湯太少見,就連有供應這類湯品的餐館都零落稀少。

以這個秋冬來說,點過兩次南瓜湯外送:一是主打義式麵包,兼賣沙拉、湯品的店家,喝過後相當失望,儘管整杯湯濃稠得很像那麼回事,紅蘿蔔的味道卻明顯搶過南瓜,喧賓奪主到殺人不眨眼。第二次我挑了一家專門炒義大利麵的小店,想說單純經營者可以做出單純好滋味,他們菜單上也標榜是主廚推薦。送來時滿心期待,趁熱快喝一口——呃,有點鹹,還算純粹,無多雜質,可惜用料是栗子南瓜,硬是不對味!湯裏頭還沈浮著沒有完全融散的小顆粒,顯然熬功也不到家,喝得濃淡濃淡疙瘩疙瘩。

假如我對南瓜湯的處女經驗始於上述兩次,對這道西方聖品恐怕就此不屑一顧,管它外國和尚念哪門子外國經,本土台式用深鍋蔥燒金瓜我照樣吃得很開心。幸運的是,二十多年前在某家牛排館首嚐此道,一見鍾情,世上有這麼敦厚沈穩的湯啊!孤味專情,默守初衷,一韻到底,教人信任有安全感。我喜歡不加碎餅乾,不要顆顆粒粒來干擾唇齒,只管盡情一匙又一匙順送入喉。

大概數月後和一位吃素的志工外出洽事,往返中擦撞到吃飯時間,她推薦附近一家小店,主廚是一位慈祥的阿婆,尤其難得有許多素食餐飲少見的南瓜湯。點來品嚐後果真喝得如癡如醉,搭配阿婆巧手自製多層次脆薄皮小批薩,手裏嘴裏屋裏一勁暖烘烘,感覺超滿足的!英國女皇不過如此,世界首富也不過如此。

這次素南瓜湯證明了不需要葷性高湯烘托也能魅力四射。想像中,可以奶油爆香一點洋蔥丁為湯底,或是根本不採其他,就單單一味南瓜,用量夠多自有濃度。自己來試試吧!生南瓜非常硬,麻煩賣菜老闆將它切成八片,我用電鍋蒸軟後再去皮去籽(籽與皮可以留著加入別的食材涼拌),分切小塊後放入已在加熱的鍋中水,接下來完全是細火慢熬的功夫。想熬到綿密細緻真的須要十足耐性,曾因懶得爐邊巡邏,懶得時時攪拌,搞得鍋底燒焦。

難怪有的人煮南瓜湯,第一步是掏出果汁機,將所有食材丟進去給它打個粉碎。此舉看似速成,食物的營養成份和纖維綿密性卻斷送殆盡,喝起來口感上也差很多。不願屈就於外賣的潦草速成,自己煮嘛,又得挪出有閒情有耐性的時候,所以愛固然愛,南瓜湯卻常常留在我聯想企求間。

如果您對於此文有所建議,歡迎至臉書與筆者直接互動(連結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379228350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