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來談芯】讓Hanna讓你成為微型創業的黑馬
文、影音/朱芯儀提供
你聽過微型創業嗎?
這一期要介紹的是一位八年級生的女創業家──Hanna,她不但創業成功,也輔導破百位以上的朋友創業成功喔!
簡單地說,Hanna的工作就是「經營平台」。
經營平台之前,Hanna在台中一家健身房作業務,當時只有21歲的她月薪高達13萬。很多人問,為什麼還想轉換跑道?她說,這麼高的收入是她投入非常多的時間換來的。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Hanna常常從早上8點工作到凌晨3點,有時1個月只休息1天。
她是一個願意努力的人,她想,如果把同樣的努力放在另外一個領域,應該會有不同的效應和更好的成果。初步她從加盟知名的咖啡廳開始,學習別人的經驗,後來發現電商才是目前的趨勢;因為很多人都在網路購物,如果從事電商,不但可以擁有不錯的收入又可以彈性安排自己的時間,於是就開始行動了。
微型創業跟一般開店不一樣。一般人創業的成本跟風險都很大,店家通常開在馬路上,店租貴,需要人事費,很多店家撐不住就關門了。微型創業的門檻和承受的風險比較低,而且有配套,不用從頭找資源。
這幾年微創業之所以很夯跟之前的疫情有關;另外通貨膨脹,一份收入對一般上班族不太夠,很多人希望有個「斜槓」,趁年輕多賺點錢可提早退休。
由於她的動機明確,目標清晰,大概只花半年就轉到目前的平台,而且在這個平台找到安全感。
她分享自己的動機之一就是生活品質。她說:「未來我的爸爸媽媽退休了,到時我可以照顧好他們。」有動機才可能變成動力,所以她跟朋友說,「這一年你們不要來約我,我想在事業上好好的衝刺。」那一年,她很少跟朋友聚會,也沒感覺自己是痛苦的。
不過,隨著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像是年紀比她長,和思維、想法不一樣的夥伴相處,接下來的考驗是情緒管理。
初期她曾因為工作夥伴很無心的一句話,一路從台中哭回高雄。但6年後再想起那句話,居然一點感覺都沒有,她現在的心理素質就是在這6年建立的。她學會和工作夥伴互動時,讓自己變得柔軟。
這是一種符合現代人低成本、低風險,又可以打破原有收入結構的方法。但是創業成功只要硬著頭皮闖,苦幹實幹就對了嗎?
這一期,Hanna要跟讀者聊聊創業需要哪些心理素質,並且不藏私地與你分享如何用巧勁而不是蠻力。
這三個心理素質將帶你成為創業路上的黑馬哦!
一、 怎麼讓自己的慾望變動機?如何判斷自己說的目標是真還是假?
二、 怎麼做好情緒管理?
三、 如何願意持續學習並堅持下去?
詳細內容請聽以下的節目。網址如下(片長34分28秒):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btsCTpnlwo&list=PL6XPfLuCaZXU9PBRAh2mgnjDDw8h-Shc9&inde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