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讓「小蛙老師」教你發出好聲音

文/陳芸英

圖/邱筑君(小蛙老師)提供

如果曾上聲音課或聽有聲書的視障朋友,也許對「小蛙老師」並不陌生。他叫邱筑君,朋友都叫他「小蛙」,因為他會學青蛙叫,聲音由舌頭右側快速連續振動產生的。其實他還會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尤其以青蛙叫模仿得唯妙唯肖,在業界享有盛名。

小蛙老師與視障界的第一次接觸始於有聲書學會。當年他因車禍受傷不能工作,又因為喜歡表演,所以上配音課。某日下課後,配音班同學趕著為有聲書錄音,「怎麼那麼好?我可以去嗎?」該單位缺志工,小蛙老師說話字正腔圓,咬字清晰,深獲有聲書學會信賴。

初期,他錄了很多書,包括整部憲法,法律條文有兩個詞容易搞混,一是聲(ㄥ)請,另一個是申(ㄣ)請。ㄣ和ㄥ音相近,意思卻天差地遠。前者屬「司法權」的審判功能;後者屬「行政權」的行政功能,所以他唸得小心翼翼,深怕稍有閃失,造成聽眾困擾。

錄給視障朋友聽的有聲書,他會自動加一些描繪和敘述,讓讀者們理解這是怎樣的一張圖片,儘可能把內容講得詳細。

小蛙老師豐富多變的語調,很快成為有聲書學會配音志工的主力。一般書籍一人得分飾好幾種角色,他曾錄一本近五百頁的偵探小說,以聲音區分每個人物個性,一人扮演二十幾個角色,個性活潑的聲音輕快、個性穩重的聲音低沉,而且把神態模擬得很好,加上當配音員之前他是劇場演員,配音功力令人嘖嘖稱奇,所以他錄的有聲書非常受歡迎。

小蛙老師的語調豐富多變,他錄的有聲書非常受歡迎。

小蛙老師也把他錄製沒有版權的書籍和podcast,免費提供給視障團體聽。因為他發現很多有聲書的聲音總是平平的、悶悶的、沒有情緒起伏、沒有抑揚頓挫,再加上盲用電腦的語音系統像機器人講話,「我主動提供錄音檔的原因是,我覺得視障者可以聽到更好的聲音。」

後來有聲書學會辦職訓課,就安排了36小時的聲音練習及配音技巧,由小蛙老師領軍,希望培訓配音員,同時讓視障者了解聲音練習的重要性。

那是他第一次教視障者。他上課習慣請學生看他的嘴型和臉部表情,例如笑的時候臉頰是抬起來的,但視障朋友看不到,這該怎麼教呢?一開始他用形容的方式,後來一個個抬高他們的臉頰,並請學生摸他的口型或下巴或喉嚨,讓他們感受振動跟開合。小蛙老師說:「教視障者錄音及錄製有聲書,對我的教學幫助很大,因為我得講得非常的仔細,學生才聽得懂。」

參加職訓課的視障朋友將來入職場都得過「面試」這一關。面試該注意哪些事項呢?他發現很多視障者傾聽別人說話時,不是側身以耳朵聽就是低頭專注聽,小蛙老師強調,畢竟社會上多數人不瞭解視障者,這些在明眼人感受上是不禮貌的行為,不管傾聽或回應,都應該「面對」聲音來源。

此外,聲音的力道要讓對方聽得到為止,不低頭喃喃自語。他模擬面試現場,對面坐著一位明眼人,他將一顆軟球丟給對方,請對方以拋物線回丟時,邊丟邊說話,這時聲音自然會提高,音量也會加大,「就是用這種聲音回應主考官。」視障者可參考對方的聲音判斷距離,回應相對的聲量。

視障的就業職場有一大塊是「電話客服」,小蛙老師教大家怎麼聽出客戶的聲音,去配合對方的速度與音調,讓別人覺得你在聽他說話,再根據他的聲音特色應對,比較能讓客戶接受你。

以電話行銷為例,如果你用很「平淡」的聲音說「喂」,這個字變得沒有意義,對方也不想聽;如果你發出比較親和力的聲音說「喂」,對方比較有意願繼續聽你講下去,萬一對方很果斷地拒絕,沒關係,可以換下一個,不需要浪費時間。

電話客服是很多視障者從事的行業。小蛙老師說,「你一定要感覺你在跟眼前的人說話。」很多客服人員講電話時,不會意識對方在你前面,所以用刻意的甚至過度禮貌性的語調說話,其實這種說話方式反而拉開距離,讓人感覺你不是跟他說話而是行銷產品,無形中讓對方高度警戒,這種情況被拒絕的機率很高。如果你把客戶當長官,說話就會很緊張、很拘謹又很卑微,這也不容易跟客戶對話。

只有把客戶當朋友的狀態下,保持親切的語調,才是最好的說話方式。當朋友有困難時,你會問對方需要什麼幫忙,或者在意朋友的心情,當你把態度表現出來,對方絕對接收得到。如果你沒有把客戶當朋友只是當工作,你就不會在意對方的心情,客戶當然不喜歡你,這是現實。

會成為客服人員,專業度應該沒問題,如果處理客訴,可想而知,對方情緒都不會太好,這時你的情緒得先跟他同步,同理他的情緒,把對方拉到跟朋友相處的模式。當你的朋友情緒不好,你可能會很關心地問,「你遇到什麼困難了嗎?」語氣充滿著關懷,當你願意聽他講話,你才有辦法把他拉回到你希望表達的內容。對方情緒激動,聲音一定是提高的,如果你是個講話很慢而輕柔的人,至少這時候要提高聲調,要跟他對頻,他就會比較願意跟你說話,事情就好辦了。

長期說話怎樣才不覺得累呢?小蛙老師說,每個人最輕鬆的發聲位置都不一樣,發聲最輕鬆的位置聲音最好聽,他一個個為學員找到各自說話最舒服的姿勢。以林右晨為例,當他的身體往前傾斜,放鬆上身但不是彎腰駝背時,說話最輕鬆。

全盲的林右晨在兩年後發表一篇文章,談及上過小蛙老師的課,對他後來工作上產生的影響。大意是,他在渣打最初的工作是打電話給客戶,推信用貸款和賣信用卡。電話行銷倚賴聲音、表情、速度、咬字……等等,工作期間,他發現自己跟同事不一樣的是,他聽得出客戶正在做甚麼,例如正在開會、開車,也聽得出他們的職位,是勞動階級或是主管,正在忙碌或休息中,因為他們的聲音表情都不一樣。

藉由配合客戶的聲音表情而改變自己的聲音,盡量讓他們覺得彼此的語氣是差不多時,有助於彼此的交談,不知不覺中提升成交率,他的業績總是名列前茅。

林右晨說,藉由正確的發聲位置,讓他能維持最佳的體力,迎接新的客戶與新的挑戰。

這篇文章在網路發表後,很巧,身障單位陸續找小蛙老師上課。

某次上課前一週,小蛙老師突然收到一個訊息,「有三位聽障者要來喔!」他愣住了,心情緊張,因為聲音靠聽覺,失去聽覺怎麼學呢?還好,實際狀況沒他想得那麼糟。其中兩位戴助聽器,另一位天生聽障者有手語老師協助。那次的發聲團課,學員幾乎都是身障者,有視障、聽障、肢障、還有漸凍人。

小蛙老師原本發聲都以丹田發聲,也就是以臀肌、腹肌帶動,他很快地更換教學模式。

關於坐輪椅的身障者,試著讓他們用背肌(肚子後方腰部及上背)的力量帶動聲音,因為背肌動,腹肌才有辦法跟著一起動,連動的呼吸才會順暢,也能讓坐在輪椅上的他們,聲音變得穩且高,以彌補身高差,拉近跟一般人的距離。

「小蛙老師」教學生運用聲帶和全身肌肉,使聲音變得更好。

那次與身障團體的互動,讓小蛙老師不再拘泥於原本的教學框架。他發現,身體只要還能動的肌肉,都能化為聲音的助力,包括只剩胸口以上能動的漸凍人。

下課後,手語老師特地帶著沒有口語能力的聽障者過來,他伊伊呀呀的想說一些話,手語老師解釋,「他很喜歡唱歌,但覺得自己唱得不好聽,希望老師多幫忙。」小蛙老師試圖比手畫腳,但似乎很困難,於是用課堂上幫學員放出聲音的方法,「請他直接摸我的肚子跟腰,」學生試著練習,讓聲音變得清亮醇厚,雖然小蛙老師不確定哪個部分讓他感受到自己聲音變好了,只見他開心地在教室裡繞圈圈唱歌。

看他欣喜得奔跑的畫面,小蛙老師非常感動,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棒的事。原來開心喜悅可以這麼單純且美好,自此更喜愛這份工作了。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