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弘開講】《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文、影音/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主講者/楊聖弘諮商心理師

編者按:國立臺灣圖書館自2022年起開闢心靈療癒系Podcast「友間聊癒室」,其中的「阿弘開講」是透過賽斯身心靈診所諮商心理師楊聖弘老師以閱讀引導,佐以專業分析及同理心,一邊介紹好書,一邊和讀者們交流,在無壓力又自在的情境下,為讀者們梳理困擾的情緒,希望成為讀者們的好夥伴。

這一期要談的書單是《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默不關心,當你走入婚姻會發現很多殺手,是恨對方嗎?恐怕不是。這本書談五種角色:戀人、自我、夫妻、親子及家人,幾乎每個人都有機會扮演這五種角色。

演誰像誰,在這些角色轉換中,許多關卡阻礙了前行。

等你走入婚姻,你真的知道你要去哪裡嗎?有一對夫妻他們竟然說,兩個人在一起生活竟然比單身還要孤單,怎麼會這樣?

心理師要做的就是個案背後的探索,分析他想往下走的用途是不是他真的想要的,探索過程也需要一些冒險的精神,很多人來只想期待趕快解決自己的問題,真正開始談的時候才發現,很多事情不是三天兩天可以解決的,因為改變需要時間。

人跟人之間不會突然間愛上一個人。有個心理學家叫斯坦伯格,他分析戀人之間產生戀情有三個要素:一是激情;二是親密;三叫承諾。如果有人說,「我愛上一個人」,你可以想想自己是處於激情狀態,還是激情加親密,或者你也包括承諾,這三個你都有的話,那就是完整的愛。如果這三個你都沒有,表示你沒有愛過對方。

心理師不是法規,而是帶領各位講清楚這種選擇是否恰當。其中一個故事,諮商師希望彼此同理對方,之後有四個選擇:一是說服對方改變;二是改變自己配合對方;三是尊重對方的選擇,繼續同行;四是尊重對方的選擇,分道揚鑣。

沒有一套標準可以放在任何人身上,這本書的故事都沒有答案,但不妨聽聽諮商師怎麼說。

近一小時Podcast的內容有以下幾個重點:

00:55 「感情這件事」書籍大綱介紹

08:20 諮商師的角色

11:18 故事1:戀人角色

11:55 產生戀情三要素

21:19 故事2:自我角色

25:25 Q&A

33:54 故事3:夫妻角色

39:12 故事4:親子角色

46:52 故事5:家人角色

51:20 Q&A

Apple Podcast網址連結如下:(片長57分27秒)

網址連結如下:https://reurl.cc/4XQW03

「阿弘開講」講給你聽!每個月第1及3的星期五,最新集數YouTube和Podcast同步上架,如果有任何問題想不通、想分享、想找人聊聊,歡迎上線留言哦!現在就開始追蹤「友間聊癒室」的粉專吧!

「友間聊癒室」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5%8F%8B%E9%96%93%E8%81%8A%E7%99%92%E5%AE%A4-100263552731367/

國臺圖無障礙版本上架《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https://viis.ntl.edu.tw/BookDetail/88975

國臺圖一般書籍借閱連結《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https://cis2.ntl.edu.tw/webpac/detail/8251903/?index=1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