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聊天室】跨物種的陪伴

文/鄭鈴

天空灰濛濛,小小雨,滴滴落在窗戶上,咖啡機正在高分貝運轉,桌上的馬克杯正冒著熱氣,這是平日咖啡廳的午後,不多人也不少人,但各自有自己的位置,我坐在木製小小的圓桌旁,等著還未到的朋友,無意間,瞄到書架上有一本繪本《Best Day Ever》(最好的一天)。

《Best Day ever》是由白褐色的小狗為主要的視角出發。牠早晨起來,在床上伸伸懶腰,嗅一嗅空氣,接著精神抖擻地去舔舔牠的好夥伴。牠的好夥伴是坐在輪椅上的小男孩,牠陪著男孩換衣服、找襪子。吃完早餐後,小狗和小男孩到庭院玩,小狗看見停在樹上的貓,就惹貓生氣;在公園散步,會去抓其他狗正在玩的飛盤、偷吃公園長椅上的熱狗、跳進河裡去嚇蛇,然後滾在泥土上還有沾上充滿魚腥味的死魚上,這是牠覺得最好的一天。但是當小狗帶著滿身泥和死魚的氣味去找小男孩,開心跳在小男孩身上,被小男孩嫌惡,接著被抓去洗澡時,討厭肥皂的小狗開始覺得這一天沒有這麼好。洗完澡的狗狗等不及被擦乾,用力把身體甩乾,在室內亂跳,跳到桌上,弄倒檯燈,於是換來的是小男孩的斥責,小狗覺得這天糟透了,最後小男孩在桌下找到難過而蜷縮的小狗,小男孩給了摸摸頭和擁抱,接者帶著狗狗出門玩。

《Best Day Ever》的封面。

小狗和小男孩是彼此生活最佳夥伴。

繪者的畫筆下,生動呈現小狗頑皮的模樣,譬如故意挑釁樹上的貓擺出勝利的模樣,偷咬公園長椅上的熱狗得意的表情。繪者Leah Nixon本身也是一位坐輪椅的畫家,擁有繪畫藝術學士的她,因工作遭逢嚴重事故,導致腋窩以下癱瘓,之後陪伴她和心理支持渡過漫長復健之路的是繪畫和狗狗。我覺得Leah在這繪本裡似乎放入一些自己和狗狗的生活樣貌,展現小狗和小男孩跨物種的好哥們的情感。動物的陪伴,除了日常的好幫手、情緒的安撫等等之外,有一本讓我知道,動物不僅是陪伴而已,還有動物輔助和治療的領域,以前的我通常只會想到導盲犬,但繪本《讀書給狗兒波妮聽》,讓我知道動物的輔助的範圍更多元。

《讀書給狗兒波妮聽》是講述小梅的故事。她不喜歡閱讀,也不愛看書。小梅想從老師那裡獲得星星,但是星星是給很會閱讀的人,得看懂書上的字,大聲唸出來,才能得到星星。一天圖書館阿姨讓小梅和狗兒波妮相遇,於是小梅在波妮靜靜陪伴下一字一句唸出來,漸漸克服困難閱讀困難,最後得到老師的星星和找到自信。

《讀書給狗兒波妮聽》封面。

《跨越物種的同伴:動物的陪伴效益》提到對於正在經歷某些困難而感到自己的生活無法掌控,與世界脫節的人,同伴動物會讓自己覺得被需要、被在乎,因此能夠提升自我的形象與自信心,同時打破疏離的惡性循環,增加社會接觸(備註)。

「當你不怕犯錯時,看書就變得很好玩,波妮教會了我慢慢念沒關係。」小梅知道有個同伴在接受你,耐心陪伴你的努力,慢慢突破閱讀的困難,建立起自信心。這也是我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沒關係慢慢來。因為這二本繪本,才打開沒有竉物經驗的我的另一個世界,動物的輔助和治療領域在台灣漸漸發展中,運用於陪伴高齡者、心理諮商,還有兒童的發展等等。

咖啡廳不知從哪裡來了一隻不怕陌生人的猫,牠緩媛走向我,依偎在我的輪椅下方的小空間,在這樣濕冷的天氣,一杯熱茶、和朋友悠閑的聊天、還有貓靜靜的陪著,在暖暖的時刻,今天是我的Best day Ever。

備註:賴逸仙,《跨越物種的同伴:動物的陪伴效益》,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詢碩士班,2016。

資料延伸:

《Best Day ever》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F017033360?sloc=main

《讀書給狗兒波妮聽》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0924?sloc=main

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tcda.eaec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