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的心靈說說話】我是不是我?

文/鍾宛貞

小時候,我曾閱讀《24個比利》這本書,看完之後,我不禁瞠目結舌。對於故事主角在主人格外發展出的24個人格,我除了感到不可置信外,還妄下斷語:這看起來明明就是被邪靈附身啊!外國人不相信卡到陰嗎?

「多重人格」距離當時的我很遙遠,就像那時尚未視障的我,根本無法理解眼睛看不見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景況。

我常四處演講或帶領工作坊,塔羅牌是我擅長使用的媒材之一。有一次,在課程結束後,一位年紀大約25-30歲的女學員,有點兒害羞地跑來問我:「老師,我可以請妳幫我用塔羅牌看一下嗎?」原來,她想藉由直覺式塔羅牌進行自我內在探索,了解她與男友的關係狀態。

當我對她所抽出的牌卡進行解讀後,我忍不住詢問:「妳確定你們真的是男女朋友嗎?」空氣在我丟出疑問句後瞬間凝結,她不自然地乾笑了幾聲,向我再三確認:「我們真的已經交往半年了,有時候我會在下班後去住他那邊,假日我們也會一起出去玩。」

我直接回答:「這樣真的難倒我了,如果你們真的是男女朋友,在妳這邊充滿感情,為何他卻好像不認識妳呢?」她的身體微微前傾,靠近我,用更低的音量,神秘兮兮地問我:「如果是不同的人,問相同的問題,答案會是不一樣的嗎?」我馬上抓住她的重點,我學她壓低嗓子地說:「當然,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她再問我:「她也想試看看,我可以叫她出來嗎?」我並沒有問她口中的那個「她」是誰?我直接了當地說:「可以。」

只見她低頭做沉思狀,右手按在胸前,大約10秒之後,在我面前的女學員,從文靜乖巧的模樣,搖身一變成為陽光開朗的女孩,「她」很開心地說:「老師,我要問相同的問題。」

果不其然,這次的牌相呈現出熱戀男女的狀態。「她」告訴我:「其實這是我的男朋友,但我知道她也喜歡我男友。老師,我可以知道她排出來的牌卡是什麼嗎?」我說:「當然不行,如果妳想知道,妳要自己問她。我要保護妳們各自的隱私,所以我也不會把妳的事跟她說。」

她點頭表示認同,我接著問:「你們有去醫院求助過嗎?」

「她」說:「我們有在看醫生,因為她有憂鬱症,所以我們都有配合在吃藥。老師,我們其實會試探性的拋出一些訊息給身邊的人,但如果他們沒接收到,或是他們聽不懂,我們就不會再多說什麼了。我們剛剛就在我們裡面討論,看看老師妳能不能接住我們?」

我笑了問:「有在諮商嗎?妳們能相互溝通,應該整合得還不錯喔!」

透過「她」的陳述,我對於主要人格的童年創傷,以及成年後求助於諮商的整個過程有概括性的了解。從內在小孩到多重人格,從分裂到整合,我感受到「她」生命不可思議的可能性與創造性。

多重人格障礙現稱為解離性身分障礙症,簡單地來說,就是一個身體住了2個以上的人。一般而言,孩童時期的受創經驗,容易發展出這樣的病症,主要人格為了減輕痛苦,會發展出其他次要人格來保護主要人格。

根據葡萄理論,人是由多元意識所組成的「我」,這個「我」就像是一串葡萄,每一顆葡萄都是一個性格。孩童時期的創傷經驗就像大風雨一樣吹落葡萄,而掉落的葡萄就形成了人格。每一個人格都需要被理解、被照顧、被愛、被保護,當這些人格和諧合作地整合了,「我」就能更自在地存在。

聽完「她」的故事,我對「她」生命的韌性與堅強感到佩服,「她」問我:「老師,請妳送我一句話,好嗎?」

我向「她」分享賽斯心法,許添盛醫師曾提到,讓多重人格來幫助發揮生命潛能,不同的人格就是不同的信念系統,我們能讓這些人格共同協助完成內在心靈的擴展。

其實,我也能有意識地為自己創造出更多人格,來完成自我內在心靈的擴展,不是嗎?我們每個人本來就是多元意識的存在,如何能逃脫主人格的框架限制,發揮多重、多元的潛能,以個案為師的我,好像又從個案身上學習到更多了。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