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奇幻世界】章魚

文/李志傑

說起眼睛實在有夠複雜,多年就醫的經驗我們大概知道水晶體的功能是聚焦,前方的眼角膜為透明的保護層。至於虹膜可以調整光線大小的進入、視網膜三種色素細胞能辨別千變萬化的色彩。眼球後方的視網膜能將光感轉換成神經訊號,借著視神經傳輸,腦部才處理成影像。

你說吧!夠不夠複雜,只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你的世界套用現在人的說法,「事情就大條了。」上帝創造的靈魂之窗其實並不完美,我們無法像金魚一樣,能不停修復自身的視網膜細胞,也不如變色龍的眼睛,能獨立的360度自由轉動。至於聰明的章魚也有這種神奇功能,而且牠的視神經是圍繞在視網膜四周,沒偏光也不像人類因視神經處於視網膜之後而產生的盲點;甚至章魚的觸腳居然也有某種視覺細胞,一旦獵物給盯上就難逃被吞食的命運了。

說起章魚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應該是世足賽時的預言家章魚哥。而對我來說,記憶最深的還是huelva的那趟生態之旅。位於西班牙最南端與葡萄牙相連的臨海省份,這兒也是溫暖的地中海與冰冷的大西洋交匯之處。由於兩股洋流的衝擊,這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因此引來一波波的蝦、蟹與魚類的聚集。沿岸多樣肥美的海鮮也受到許多美食家極高的推崇。黃昏時我們喜歡漫步在繁忙的克麗絲島漁港,看滿載的漁船返港,看吆喝聲中漁民滿足的笑容;在炊煙四起的一間間樸實小餐館裡,聞著大蒜與橄欖油的香氣,悠閑的品嚐夕陽餘暉與一盤盤新鮮的海味。

一天在漁港邊,我們見到了漁船載回許多圓圓灰褐色的小陶罐,一個接一個長長的綁成了一串。原來那是傳統捕捉章魚的技法,幾個世紀以來漁民樂此不疲的沿用至今。章魚有穴居的習性,海底岩洞或珊瑚礁間只要有空隙出現,牠們立即占為己有。有了釉藥的陶罐十分光滑,沒銳角阻礙。章魚非常喜歡這種進出方便又舒適的環境,絕大多數都不會願意再搬家。想想現今有些年輕人,也不願意離開安逸的窩,接受尖銳的挑戰,殊不知那完美的環境最後只是一個危險的陷阱。

有著八隻強力吸盤的章魚黏在罐底不肯出來,我們好奇的靠近。滿臉風霜的老船長拿著陶罐笑呵呵問我:「你們知道該怎麼請牠出來嗎?」答案很簡單,他輕輕滴進少許稀釋一千倍的漂白水,受不了刺激的章魚立即啪達啪達掉進了魚簍,滿滿一簍一簍的美味很快就被商家、漁販、餐廳熱鬧的一搶而空。

幸運地這兒豐富的漁獲,包括章魚,不會有被人類捕完的一天,那也是兩個禮拜我們只見到一次陶罐船的原因。這些樂天的漁民在老祖先智慧傳承下,學會尊重大自然休養生息的規律,漁民知道節制、適當的捕捉才是真正的永續。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