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弘開講】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文、影音/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主講者/楊聖弘諮商心理師
編者按:國立臺灣圖書館今年(2022)開闢心靈療癒系Podcast「友間聊癒室」,其中的「阿弘開講」是透過賽斯身心靈診所諮商心理師楊聖弘老師以閱讀引導,佐以專業分析及同理心,一邊介紹好書,一邊和讀者們交流,在自在無壓力的情境下,為讀者們梳理困擾的情緒,希望成為讀者們的好夥伴。這一期以《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揭開此單元的序幕。
其實《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書的書名很長,副標題是: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也許很多人會問:「連心理師自己都要找心理師諮詢?那他們憑什麼能幫我?」但每年找心理師晤談的美國人將近三千萬名——這些病人中,有些也是心理師。
本書的作者蘿蕊・葛利布告訴我們,儘管她受過嚴格訓練,也具備心理治療執照,但她之所以能做諮商,最重要的憑據是——她同樣是人類的一員。當她的世界因為一次危機天翻地覆,她寫道:「我知道當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於是開始和古怪、經驗豐富,但很不典型的心理師溫德爾晤談。
同一段時間,葛利布自己則在治療一個自戀的好萊塢製片、一名才剛結婚就被診斷出末期癌症的女子、一個威脅生活景況一年內沒有好轉就要在生日當天自殺的老婦,還有一個二十多歲、老是跟不對的人勾搭的年輕人(此君連診間的人都要搭訕)。在葛利布探索病人的內心世界的同時,她也發現:她的病人苦苦糾結的問題,其實正是她自己向溫德爾求助的問題。
在「阿弘開講」楊聖弘提到幾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1. 痛跟苦不一樣,人都有痛的時候,可是你不一定得那麼苦。既然你死抓著受苦的感覺不放,是否一定從中得到什麼?大家不妨想想,放不下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想像中美好的未來要拱手讓人,所以放不下的是心目中想像的未來?如果過不去、放不下,就永遠都有苦,但苦放下時,雖然跟想像中美好的未來道別,卻也釋放了自己,這個選項如何?
2. 你會不會常想:「如果那時我……就好了。」走在後悔的人生旅途中,時時回頭看,但週遭的風景,會不會更美?
3. 過去無法重來,時間真的可以治癒一切嗎?但傷一直在,影響彼此的關係,這時候,是要靠自己想通,或是專業人員來引導呢?
近一小時Podcast的內容有以下幾個重點:
02:10 諮商師到底在做什麼?還能收錢?!
03:45 個案1:約翰希望管好那些白痴
04:27 個案2:諮商師心中也有過不去的坎
21:38 現場讀者留言回覆
22:16 臺灣心理師的體系
網址連結如下:內容58分13秒
無障礙版本書籍
https://viis.ntl.edu.tw/BookDetail/78632
國臺圖館藏
https://cis2.ntl.edu.tw/webpac/detail/4072205/?index=1
「友間聊癒室」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5%8F%8B%E9%96%93%E8%81%8A%E7%99%92%E5%AE%A4-100263552731367/
國臺圖無障礙版本上架《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https://viis.ntl.edu.tw/BookDetail/78632
國臺圖一般書籍借閱連結《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https://cis2.ntl.edu.tw/webpac/detail/4072205/?inde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