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盲」線】重度視障老師可以教書嗎?
當他們知曉我是一位現職的國小老師,總會流露驚訝:你怎麼教書?怎麼批改作業?我不禁思索:難道眼睛不好的老師就不能教書嗎?
文/徐薇雅
我是一位國小教師,也是一位中途視障者,目前視野只剩3度,視力小於0.1。去年很幸運的考取台師大復健諮商研究所,今年二月起,便開始進入研究所學習。每週有兩天的下午,結束蘇澳小學教學工作,便趕忙奔至學校門口公車亭搭車,至羅東火車站再轉搭客運到台北,最後搭乘台北市內公車至研究所進修……這一路忙碌卻也充實!每次從蘇澳到台北進修,心情是喜悅與期待,喜悅體驗學生學習之樂;期待發掘新奇事物之感!
也許視障者很少獨自一人於路上行走、搭車,持著白手杖行走的我,常會引來路人好奇與關注。有時他們會走近身旁關心詢問,當他們知曉我是一位現職的國小老師,總會流露驚訝聲音道:
「你怎麼教書?」、「你要怎麼批改作業?」、「你又怎麼管理學生?」……回答這些困惑後,不禁思索:難道眼睛不好的老師就不能教書嗎?
我很不服氣抗議著:我不但能教書,還能設計很多活動讓孩子體驗與學習,甚至到研究所進修唸書……一般老師能做的,我加倍努力讓自己完成;一般老師沒想到的,我勇於嘗試與挑戰!工作上的限制雖比明眼老師具挑戰性,但因突破限制而尋見更多可能性,教師的自信與專業就這樣一點一滴被增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漸漸的發現自己還有很多能力可以做事,於是我比過去更歡喜!
然思考至此,心中湧起一股好奇:也許外界對視障者不甚瞭解,視障者只是視力能力變差,其他能力並未遺失!就如我能獨力搭車至台北讀書之事,我雖是視障者,因為有手杖輔具協助,行動能力並未因眼睛障礙而有所限制,和一般明眼人一樣,隨心所願到處行走,其獨立自在之樂不亞於一般人!視障的老師教學工作亦是如此!因著輔具協助和工作方式調整等,教學活動仍然可以進行。教學過程中,有時因著接納與袒白自己的限制,學生反倒願意以朋友方式協助與配合,故師生雙方互惠,教學相長!現在教學工作對我而言,好似探險挖寶,每天從孩子身上習得許多教學新方法與新策略……原來教學是這麼有趣與多樣!很欣慰自己是一位國小老師!
這學期五月份的教學,進行一連串服務學習活動,我讓五六年級的孩子們為蘇澳國小做一件美的事,其內容為:五年級學長姐兩人一組,為一年級學弟妹美聲朗讀一本故事,推行心靈環保運動;六年級學長姐三人一組,為二年級學弟妹介紹一則愛護地球的常識觀念,倡導環境教育。我試著將自己從挑戰限制中習得成就與自信之感,轉化為教學目標,希望孩子透過學習活動參與和體驗,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可以為別人服務;幫助孩子在生命中存入一個成功經驗,成功是可以從自身給予;冀盼孩子能從中習得與擁有自信和尊嚴!
這幾日,忙者為五六年級學生彩排表演活動,每節下課奔走穿梭於一二五六年級各班間,連繫事項與商借設備等;課堂中於教室講授活動流程和注意事項後,接著又趕忙帶領學生至活動地點預演活動流程……腳不停蹄,好不忙碌!疲憊時會問道:何以如此?思索可能的答案:
是炫耀自己有能力辦活動嗎?
是展現自己教學有創意嗎?
是證明自己為適任老師嗎?
那,到底為何?
回顧致殘這幾年,雖然挑戰與調整過程頗艱辛,但在跨越每個極限後,涔涔汗水總把心沖刷得更清新與亮麗,對生命與自己則是更接納與喜悅。
檢視教學十數年生涯,曾予孩子些什麼呢?這其中,哪些能力是最重要的?是閱讀?是品格?是生命?
這些年,教育政策口號不斷加增,老師們像逛超商的媽媽般,駐足在琳瑯滿目商品前猶豫不定,苦惱思索著,哪一項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成長?對照自己的生命歷程思考探索,內在心的保固應是最基本,接納與喜歡自己,相信與期待自己的生活,才能開始關懷他人與周遭!故心的呵護與保養就顯為重要!隨著視力漸漸喪失的我,盤算教書工作即將結束,我趕緊要做的事,陪伴與守護孩子的心,雖然無法知道他們日後將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與學習,如果對自己與生命能有所期待,相信他們也必較歡喜面對與勇敢挑戰!
我給了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想予孩子的心中放入一個自尊,存入一段成功,告訴孩子,你是有能力的!你是可以成功的!
重度視障老師可以教書嗎?重度視障老師怎麼教書呢?這些問題留給那些明眼人去探討吧!而我,每天則是忙碌與喜樂,忙碌穿梭與每個孩子心靈的交流,喜樂收藏與每段孩子活動的記憶!當幕落之際,我將合十感恩行囊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