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鍾興叡的說唱人生

文/陳芸英

圖/鍾興叡提供

鍾興叡除了是歌手、廣播節目主持人、演說家,最近又多了個耀眼的頭銜──作家。7月份由他親自執筆寫的《致,茫人們:21篇陪你走出迷茫、熬出人生好滋味的心靈雞湯》,7月20日在金石堂新書心理勵志類排行名列第3;7月29日到博客來網路書店新書即時榜則竄升第1名,這成績別說暢銷作家不容易,對第一次出書的鍾興叡,更是難得的殊榮。

《致,茫人們:21篇陪你走出迷茫、熬出人生好滋味的心靈雞湯》深受讀者喜愛,一出版就衝進排行榜。

朋友都稱他阿叡(與「瑞」同音),演講時,聽眾稱他「阿叡老師」。文化大學音樂系畢業的他,打從國中就背起吉他當街頭藝人,大學時期在西餐廳打工,畢業後接商業演出,演唱像是命定,一直到現在,仍持續進行。

但視障歌手演唱究竟能帶給別人什麼?常常演唱結束,聽眾不肯離開,硬是留下來把自己的人生問題丟給阿叡,有憂鬱症患者、身障者、失婚者……他們把阿叡當心靈導師,希望引導他們人生方向。他試著說,但發現能力不足,沒講幾句就自動劃上「句點」,所以自嘲是「句點王」。

為了豐富演唱事業,他接觸教育訓練,包括演講;他拜訪名師,例如黑幼龍;當音樂和演講結合在一起,感覺不一樣了,「說唱人生」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為自己的事業開闢另一個市場,逐漸做出品牌。

也許很多人會問,「你怎麼找到登台『說唱』的機會?」

演唱是鍾興叡人生的主旋律。(林聲攝影)

回溯2001年到2010年期間,阿叡在伊甸基金會服務。前5年在喜樂合唱團,後5年負責行銷企畫和募款。募款期間,他建立不少人脈和資源,包括捐款的企業家、扶輪社、獅子會……各社團市場就這麼打開了。

至於校園演說,這是很多視障者都有的經驗。但某次演講結束他接受媒體專訪,其他學校看到報導也紛紛找上他,阿叡在校園的知名度不脛而走。

更幸運的是,2010年離開伊甸後,永達社會福利基金會與他簽下7年的顧問約,這7年他在基本底薪的保障下,更有餘力衝刺「說唱」生涯。

然而,2016年底永達合約屆滿,阿叡卻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返鄉,回到苗栗。他看到台北生活步調太快,居住空間小,同樣的價錢在苗栗可以買到更大的房子,而老二2015年也出生了,且苗栗搭高鐵到台北只要40分鐘,距離感拉近,「這是一種選擇,你要選台北都會忙碌的生活,還是鄉村悠閒的生活。」

阿叡曾是電台主持人,兩度入圍金鐘獎。

他選擇後者,但前半年在苗栗真的沒資源,經濟落入危機。

為了生活,他向現實妥協。除了不定期的校園及機構邀約演講之外,他首度從抽屜裡拿出沉睡二十幾年的按摩師證照,開始靠行從事按時計費的按摩工作;周末假日,則跟著其他視障朋友組團到休息站演出,或是到熱門景點從事街頭藝人表演。

儘管經濟大為改善,但他仍擔心念小學的女兒在同學面前看不起自己是盲人、按摩師、街頭藝人等身份。

阿叡在西湖服務區當街頭藝人。

某日,他站在校門口等女兒佳佳出來拿便當,突然間,耳邊傳來一個小女生的聲音,「你是不是佳佳的爸爸啊?」接著問,「你的眼睛是不是看不到啊?」

阿叡感到尷尬。但那個小女生以愉悅的聲音說,「佳佳爸爸,我覺得你好厲害喔!看不到還可以工作,你真的好厲害喔!」那天真無邪的聲音聽得出是打從心底發出的讚嘆。

阿叡受寵若驚,深受感動。其實幾年前,出版社就鼓勵阿叡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那些零散的文字至今仍躺在電腦裡。但受到小女孩的鼓舞,阿叡開始振筆疾書,重新整理。

原稿的主角都是「我」,他自問,「盲人跟這社會究竟有什麼關係?我『盲』,你不『茫』嗎?人家為什麼要買這本書?只因為我是視障者嗎?」他不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勵志故事的作家,也不想寫傳記,希望每篇內容都能讓讀者受益,歷經多次修正,把「你我他」三者的關係結合在一起,這才交稿。

這本《致,茫人們:21篇陪你走出迷茫、熬出人生好滋味的心靈雞湯》由十字星球文創社出版。阿叡特別提到在校園超過一千多場的生命教育演講中發現,現在孩子學習多元,反而不知道自己要學什麼,對未來感到茫然。他也提到某次演講結束,坐在台下當聽眾的一位老闆邀他到家裡坐坐,那個家超級豪華,但參觀廚房時卻發現義大利進口的廚具膠膜仍在,原來他獨居,家人都在國外,所以不用廚房…「這件事讓我體會,這世界上真的不是只有我盲而已,大老闆也『茫』。原來大家都一樣,茫然、忙碌、盲目。」這是書名的由來,「茫」是雙關語。

新書出版,讓阿叡多了個「作家」頭銜。

這本書的每一篇後面都有「幸福小學堂」和一些討論,引導讀者思考。例如,什麼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事?是課業、朋友、戀愛?工作、家庭、小孩?抑或是購物、玩樂、說走就走的旅行?

視障者出書不是新聞,阿叡也不是第一人,但他一出手就雙雙進入博客來與金石堂排行榜,可說成績斐然。

不過阿叡不因此滿足,他表示,視障者的故事都很感人,但不能把人都趕走了。意思是,故事看一遍就不再看,那麼寫第一本就不會有第二本了。他希望自己的影響力是久遠的,因此書出版後,他演說的主題不知不覺圍繞在新書的內容,並接受讀者提問。

其中一位是對於未來感到茫然,正在找工作的視障者。阿叡認為,視障者就業應回到初心,「你要什麼?穩定的工作還是冒些風險但有機會創造較高收入的?另外,哪一種工作適合你?」例如你想要穩定工作,希望朝九晚五,那麼街頭藝人就不是選項,但企業進用或到機構服務可考慮,若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可透過職涯規劃的測驗釐清。他以自己為例,目前的工作包括企業進用的按摩、演講及街頭藝人表演,「我會選擇企業進用是因為有家庭,每個月固定的收入對我來說是必要的,如果我單身,也許會做別的考量;你要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才能做出對你最適合的決定。」他強調,做完決定就不要動搖,因為每個選擇都有優劣,沒有十全十美這回事。

阿叡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太太和女兒都是他的支柱。

這本書是給一般人閱讀的,「你要怎麼走出你的茫然?你期待誰帶你走出茫然?」他以自己為例,當初回到故鄉苗栗感到茫然,最後是女兒的同學說「你好厲害」一語敲醒他,那麼你要不要也覺得自己很厲害,決定權在自己。

請做自己的那盞明燈。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