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感受.生活】切切私語

文/曾喬慧

今年初冬訂購了小箱綜合鮮蔬,因為是當令菜,隨熟採收,買家沒有品項選擇權。也好,饒富神秘感的,怎麼來我就怎麼對付吧,懸疑中還帶點挑戰性。貨到開箱,拿出上層三包菜葉類,底下欣見一顆帶一小段莖的大頭菜,謙虛地窩在角隅,哈囉!大頭,三十多年不見了!那時碰面是在餐桌上。

來個涼拌吧,捉住爽脆。這是第一次切生硬大頭菜,我決定做個實驗,測試哪種大小形狀的它口感最好。薄如魚皮、十塊錢厚度、小碎泥、一立方公分小丁、兩公分大丁、細絲、方形、圓形、長條形、短桿、粗棒……切到後來呈不規則亂刀,一顆大頭在我刀下死得很慘。

有成就感嗎?說不上。人活著,離不開吃;吃,離不開刀子。傳統原住民只需一把刀或一包鹽,拓荒、狩獵、劈柴、生火過上一輩子。現代人即便不下廚切菜切肉,偶爾切個水果、蛋糕吧?倘真兩手白淨從未沾刀,十之八九富貴一生了,都吃別人切好好、煮好好的「最後大成」。

曾經以為眼盲無法使刀,直到盲人重建院住校始釋然。一位全盲室友「很自然」地切柳丁分我們吃,小黃瓜切片也一路駛過去,毫不遲疑,猶顯悠然。我見狀,不語,心裏著實撼了三級震。

某次上日常生活課後討論,老師提到以前我們有位學姊更厲害:

「妳們猜她怎麼削蘋果﹖──她用大菜刀!」

哇!

「而且削下的皮很薄,連續沒有斷!」

吼!

當時我們幾位學員都驚為鬼斧神功,在我看來,簡直神話得像拿筷子刺繡,還照樣繡出水準之上。爾後想來,學姊家裏找不到水果刀吧?又不方便出門買,置諸死地而後生,遂「很自然」地就地取材,日久習以為常。

說真的,執刀解物,最最必要條件是雙手,非雙眼,切、削、刨、剖、剁都沒問題。倘若要求精緻細膩,無可諱言還是需要眼力。看過果雕嗎﹖比如蘋果切塊,每塊皮肉上再來幾刀巧妙之割,然後順著刀痕抽拔出玲瓏剔透的造型。各色水果各展花招,齊聚一盤,我每每愛不釋手得不忍心吃下。珍愛果雕藝術至此,我猶不敢輕易嚐試,無關乎熟能生巧、有毅力沒毅力,刀刀見血的高風險不值得投入啊。

均勻片切是另一項難度。從頭到尾每一刀峰面都平行直下,而且每一片厚薄都一致,不得環肥燕瘦,對盲人深具考驗,起碼我還做不到,也不想做到,神經繃太緊會無刀自斷的。

紅蘿蔔之屬還算好對付,通常用量也不多,一道菜裏散開三、五片,不致於太出糗;一捲海苔壽司就不容你輕敵,刎刀之處往往鬧土石流,四、五刀下來一片汪洋,難以收拾;韌又帶筋的塊狀生肉最難切出勻稱,還在呼吸似的頑強抵抗到最後一秒,刀刀是拉鋸戰。我們嚴肅厚禮數的孔老夫子堅持「割不正不食」,太刁難人家了吧?他自己有沒有切過肉?不知為他料理的廚師是否都將肉煮熟再來給它割個方方正正?因為熟肉比生肉好切多了。

我心目中欣賞再三的片切是帶骨熟禽,那種大馬金刀的俐落感,一公分厚──甚至只半公分──的薄片,皮、肉、骨俱全不鬆脫,橫切面呈現肌理筋紋美麗的構圖,直教人對掌刀者肅然起敬!相較之下,巴掌大的炸雞顯得粗野了,牛排也不負責任,一大塊肉丟給你自己去刀叉作戰,難怪初次相親會面的男女忌諱點這一道。

說到剁雞,家母劬勞的身影不自禁油然而升。早年我們家三代同堂,幾位叔叔、姑姑也同一屋簷下。祖父母重視祭拜,供品一定要俱備哪些哪些,烹調方式一定要如何如何;熟雞必備,且一定全雞,拜過才能剁開來。媽媽剁雞採蹲姿,因為台面狹小,不好施「斬」,也擔心古厝老舊建材禁不起剁剁之震。此刻我通常是唯一觀眾,跟著靜蹲一旁,近乎屏息,要揮動大刀耶,不是開玩笑的事。媽媽會先在地面鋪一張報紙,表示乾淨,砧板、盤子擺好位置,取刀,先撤去兩爪(我們家沒人愛啃爪),再截取去頭頸、屁尾,用很尊敬這隻牲畜的慢動作擺上盤子兩端。接下來要左右剖半,最是折騰,雞身圓鼓滑溜,單手不易架穩,高舉的利刃遲疑也不是,遽劈也不是,心神半刻疏乎不得,我在旁邊跟著緊張兮兮,可是不能亂動,絕對不可以伸手去幫忙。縱劈難關一過,她凝重的神情明顯舒緩下來,業餘手法隨意剁塊,只求不藕斷絲連。三不五時刀鋒下飛跳出小肉末,她撿起來,塞到我嘴裏。

一個大家族長媳所擔負的,豈止刨廚之勞,媽媽終年家事忙不歇,我及至獨居生活,始體認那份操持辛苦難以計量。今天我不過是處理自己,沒理由喊累叫苦。

有一位作家筆名九把刀,舞文弄墨之功鏗鏗鏘鏘,不知刀俎技術如何?我有大大小小四把刀,論文論武都不怎麼樣。四刀概分為兩組,最大和最小的分別切生的硬、軟食材,另外兩把大、小負責熟食和水果,因材施刀,符合基本衛生條件。出場率最高的是水果刀,除了切芭樂、鳳梨有搭配砧板,泰半墊個報紙,下刀九分深不落底,吃時再掰開;或是水果握在掌心,邊切邊吃。民國九十九年的一天上班日,早餐時刻正在和一顆蘋果「切磋琢磨」,腦中盤旋著一些今是昨非,突然間很奇怪,右手一刀下去無由來特別快又大力,劃破左手中指腹。隨即電話聲響,家父病危!我慌亂中抓一把衛生紙按住傷口便趕赴醫院。親子間魂魄有靈,以前我懷疑,自此我深信。在我意圖憤發的民國九十一年向家人提出自立之請,爸爸萬般不捨,又不忍心反對,奔走幾家仲介為我挑選合宜穩當的住處。我一直住到現在。果刀手指劃,爸爸這時候除了最後告別,也是想提醒我吧!用刀小心,一切要小心啊!

是的,要小心,卻莫擔心。

盲友們別學我懶得用砧板,處理任何食材都按部就班刀俎齊全才好。下刀固然要謹慎,沒拿刀的那隻手更要當心,尤其指尖末梢,很容易吃刀流血。我的安全之策是:左手(沒拿刀的手)輕握拳頭按住食材,食指略向前凸出,讓食指第二關節在最前面打先鋒。一來手掌表面積縮小一半,受傷率也減半了,二來指關節比指尖強硬有力,敏感度高,刀面抵在這指關節一刀一刀漸次左移切下去,包君滿意。另外一個說來有點廢話的基本安全原則,就是效法蝸牛爬樹──集中精神慢慢來。十六年來我沒有練就俐落刀功,不管切什麼都顯得笨拙,所幸安然無恙,雙手無痕。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