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賴福明,從工作中肯定自我

「失明後都在做客服,有沒有其他的打算?」很多人這樣問他。 他覺得作客服是一件不錯的工作,但曾想,未來如果有機會,會想當心理諮商師;這是客服工作做久產生的連結。 



文/陳芸英
圖/莊惠琦 

賴福明坐在辦公室侃侃而談自己的失明經歷,那份從容,也許是他用了近二十年的等待換來的。 

二十歲當兵時,賴福明按規定做了健康檢查,在「視力」這一項,醫生提醒,他罹患視網膜色素病變,視力會隨年紀逐漸減退,最後失明;「逐漸」竟長達十幾年。 

退伍後,賴福明在便利商店當過店長、在連鎖門市當過店副理,最長的時間則在百貨公司做樓面管理專員和促銷企畫專員,負責跟廠商和客戶溝通等工作。 

某日,他在公司以放大鏡看資料時被老闆發現了,「我的老闆雖然知道我的視力不好,但常常有意無意的要我看看不遠處,『上面寫的是什麼?』」他很誠實的說,「我看得到物品但看不到字,」這樣的次數多了,「我的心情也受到影響,」而老闆想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他臉皮薄,辭職不幹了。 

五十五年次的賴福明對前途感到茫然,只好在家當「家庭煮夫」,每天煮飯、燒菜、打掃、洗衣服、運動……過著規律的生活。直到公車司機看出異樣,他才申請身心障礙手冊;那是民國九十八年,他四十三歲。

 

從知道自己失明到失明,相隔二十多年,這是一段漫長的準備,「我很早就在心裡種下『失明』的種子,當失明發生,還是有些驚訝,但接下來的人生路還很長,要怎麼走才是重點。」他想得到的是怎麼突破盲點走出去,想知道透過哪些機構可以讓自己繼續工作? 

賴福明坦然面對人生的轉折,關鍵點在於「接受」自己「視障」這件事。「之後我就走視障者該走的路,這條路經過安排和設計,就走走看。」 

領手冊的同時,該單位告訴他可在愛盲領手杖,並安排他到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參加盲用電腦課程,這是他踏進視障圈的第一個受訓單位,等於正式向視障界叩門。 

「我在學盲用電腦時,第一個反應是學會之後,可以跟同學重新建立起聯絡的管道。」原來他周圍的人習慣用email,所以他有積極的學習動力;此外,他覺得對一個視障者來說,盲用電腦在以目前電子媒體為主的社會應該是必備的。 

年過不惑,受訓後,賴福明急著找工作,薪水多寡另當別論,但希望趕快有收入,「我覺得有工作,生活就有目標、有寄託,在工作中也可以能得到一些樂趣,最重要的是證明自己還是有點價值。」 

就服員根據他過去的學經歷,覺得他適合做客服。他失明後的第一份工作在淡江大學的Call Center(客服中心),這份工作主要是做「滿意度調查」。 

賴福明過去在便利商店當過店長、在連鎖門市當過店副理,最長的時間是在百貨公司做樓面管理專員和促銷企畫專員,主管專櫃小姐、廠商溝通和客戶服務等工作;所以做客服,這不是第一次。 

然而,被錄用後,他馬上面臨交通的問題。單單每日搭捷運轉公車來回就要花四個小時,聽起來真會讓人打退堂鼓。但他想工作的動力超過一切,只好早點出門,「我有抱怨但沒放棄。」 

「上班初期常被念,」主要的挫折是工作不熟悉,但熟能生巧,很容易克服。倒是心裡期待有近一點的工作。「嘿,想久了自然就有了,」後來環保署有缺,離家也近,同樣做客服,他就過去了。 

不過這份工作在環保署,該單位視障者少,座位跟一般明眼人一起,相較之下壓力更大。 

他描述兩者的差異。「如果在視障團體工作,大家同病相憐,辦公室內不管軟體或硬體都是針對視障者去設計的,若取得資源,這資源也會是適合視障者使用的;但在非視障環境取得資源,他們很可能不會轉成用聽的方式讓你收得到(也許他們覺得不必要或者需另外花一筆錢買個軟體不划算),這份資料就是有問題。」還有,他們要做的工作你也可能要做,但需要用到視力,這時得麻煩明眼同事,但人家在忙,你一天到晚請人家去做這做那,人家會不爽,這會構成職場上人際關係的緊張,這才是大問題。 

對方的反應視障者雖然看不見,但口氣和態度聽得一清二楚,但又不能要求主管劃分業務,這就是一個困難。 

比較好的是,明眼同事對視障者的生活照顧比較仔細,他們會注意你,盡所能在生活上協助你,例如倒水、拿便當等,另外在行動上發生危險時會及時伸出援手,這是辦公室裡比較溫暖的時候。 

他在環保署工作三年後,因該單位改制而離開。 

第三個工作就是目前的台北市1999電話客服人員。他今年五十歲,在這裡已經工作五年了。 

「失明後都在做客服,有沒有其他的打算?」很多人這樣問他。 

他覺得作客服是一件不錯的工作,但曾想,未來如果有機會,會想當心理諮商師;這是客服工作做久產生的連結。 

自從失明後,他不管走到哪裡,因為拿著一根手杖,人家總會熱心過來,問你需不需要什麼幫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會想,這些人為什麼會無條件幫你?」下一個問題立刻浮現,「你是一個接受照顧的人,你有能力去照顧別人嗎?」 

他在環保署和目前這工作,打電話進來的都是遇到困難的人,例如在環保署,民眾如果沒有完成某項申報可能被罰很多錢,當你告訴他如何完成申報,他會感激你,「還好有你跟我說。」 

而目前在這工作,打電話進來的多半家裡情況不好,需要社會救助,電話彼端的口氣都很悲傷,彷彿面臨絕境;有的一聽聲音就是知道是退休人員,詢問退休金問題,甚至資遣費,「喔,原來我還有這些權益……」 

他的工作都是幫別人排解問題,多年的經驗累積下來,應該有能力幫助一般人排解問題。但後來想想,「前來諮詢的人所帶來的負面能量你承受得住嗎?」他的思考想到這兒就停住了,也許以後還是有機會走上這一行,但現在得多吸收知識,如果是實質的救助,這幾年的工作應該綽綽有餘了。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