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園地】參與「黑暗對話」體驗有感
在參觀的過程中充分透露出,當我們面臨到危急的情況時,更需要以冷靜、自持、忍耐的心境,找尋出路,化解眼前所遇到的難關。
文/曾信榮
在星展銀行的大力資助之下,啟明學校部分的師生及家長於今年六月十四和十五日有幸參加了「黑暗對話體驗」營,我自幼失明,瀟灑自在地活在暗夜之中多年,早就喪失「體驗」黑暗的權利,但有意了解眼明人在咱「黑道」中適應的情形,因而也湊熱鬧地報名參加。
果如所料,當一群人進到暗室之後,吵吵嚷嚷、交談聲不絕於耳,即使引導人員發話禁止,依舊有人按捺不住、持續談論著身旁觸碰到的物品及自己有意與人分享的各種感覺,那種情形和我過去住在盲校宿舍以及盲朋友集會時的景象完全相同,可見當人們處在黑暗、極端不確定的環境之中,極易顯露出無助、慌張、急迫、壓力與驚恐的舉措。
這充分透露出,當我們面臨到危急的情況時,更需要以冷靜、自持、忍耐的心境,找尋出路,化解眼前所遇到的難關。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之中,要不斷地面臨各種抉擇與判斷過程,沒有誰會是真正的「明眼人」,事故發生之時,是先撫平情緒,試著讓自己安靜下來,才能找到最適切的解決之道。
由於有著保密協定,原諒我無法在此透露太多活動時的細節,但是,大家只要想一想,當一群人在暗室裡相處兩、三個小時,而且要在規定的時間內一同完成某些任務的情況時,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慌亂情景和畫面便可得知。話說回來,如果這一群人終其一生就只能待在黑暗之中,對外在的光源毫無感應,他們又將以何種方式來處理無法經由視覺管道所接受到的外在訊息。
花時間寫這一篇短文,是想告訴志工夥伴們,看不到有著許多因著眼「盲」所衍生出的問題,比如緊張、恐慌、擔心等等,而這些情緒又會激發出各種不同的心情反應,好比說話音量較大、只對聲音有反應、有時間壓迫感、情緒激動、易怒,思考廣度侷限、可能不愛照相、決斷遲疑等等,因此,多出聲音、以言語告知身旁的視障夥伴週遭的情形是降低視障者焦慮的最好方法,千萬要甩開「沉默是金」的教條,即使不好意思引吭高歌,也要以言語讓盲友確確實實知道「我在你左右」,便可大大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今年四月份,我們前往屏東騎車,相信所有參與的朋友們誰也忘不了「陳醫師」這個活寶,不只是他的慷慨、風趣與體力,或是那一句喚醒同程盲友「扭腰擺臀」的名言,最重要的是,他總是熱情地開口高聲歡呼,帶動整個團隊的士氣,讓無法看到沿途風景的盲胞,感受到身旁充盈著無限活力的震撼力量。當然,我這麼說,並不是要大家去學陳醫師,也未必每一個盲友都得如此對待,總是,適度發言,讓盲友們知道您的動向,抑或週遭所發生的事情及變化,我們會更能氣和心平地融入團體之中。
話說回來,眼睛看不到既然有那麼多的限制,盲友們當然也要好好修心、自律一番,尤其我自己毛病特多,常要沒來由說東道西、指責別人,總之,大家相互包容,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便能在團隊之中收穫滿滿,尋訪各地、飽覽風光、熟悉良善而熱情的夥伴之外,生命的圓融度也必將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