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感受.生活】探戈女左臂
文/曾喬慧
圖/李志堯(教練)提供
跳探戈,女方的左手掌大拇指側靠在男方右上臂後側,手肘向旁邊支開,上臂和肩膀略向後用力配合。
整條手臂拱出一個近似注音符號ㄑ的形狀,以往在電視、電影也曾看過,簡單,舞蹈課上我按照教練所言抬臂作勢,一副剛正不阿,自認為氣派十足。
得意氣球膨風不到三秒就給一刀戳破,教練內收腰腹向上鼓起胸膛:「要從身體出發連貫力量,不是手臂做做樣子而已。」說完,還將我的脖頸向上拉抬擺正。
簡略糾正如此三兩下,好像沒什麼大不了,我整個上半身卻史無前例張到快裂開,再擴張一分真的會爆炸!維持這樣的極限開始走步,才數小節,左臂的狀況居然層出不窮。
起初最常犯的是掌力太輕,因為我擔心靠太緊使對方不舒服,也因為專注在腳步而忽略了手部,以致不知不覺滑移鬆脫,疏於職守。再是掌心向下的標準方位,舞著舞著翻成掌心向外(我屢屢抱怨只靠拇指側邊太難著力,然而規矩就這麼著,多少舞者實踐著,抱怨過幾次也自覺窩囊)。於是為了好好牢固掌位,腳步轉折間我特別用力加持,這又使得對方被推向前而踉蹌。
光是手掌已經至少如上三大缺失,尚未包括手臂其他部份,好戲還在後頭:保持肘彎夾角恆定沒想像中容易,身姿變化中我常常縮小了這神聖的角度,妨礙彼此走位;甚且更糟糕的,肘彎給逼到肩線後面,一副擴胸早操驢模樣,難看!努力鞏固肘彎吧,可又矯枉過正了,僵僵的不與軀體靈活協調,其中最糗的是頭臉與臂膀呈現畸型忸怩的錯置,好像手是某甲的,臉是某乙的。整個萎垮也教人慘不忍睹,起舞時鼓風一般飽滿英挺的曠世雄姿,破浪航行卻一秒一秒地皺巴下去,不到二十秒已近乎老態龍鐘。有時則肘角兇暴如鈎,有時右手臂看著乾著急反應過度,還有還有……
拜託!是腳在跳舞好不好?為何對舞蹈中一隻靜止的手臂要求如此多又難,難到我支撐不了二十秒鐘。我看我真不是這塊料,就此低頭認輸又不甘心!(挑眉)
某回下課前十分鐘,教練把焦點移到手臂來,指導該注意的細節,從腰、身、肩、臂、頭頸一一對焦調整妥當,然後我們開步對跳。我卯足了勁力守標準結構,小心不掉螺絲,這回撐過二十秒,可是持續再舞十幾秒停步後,酸疼難當!非但手臂、肩胛倦得難再抬手,腰椎、頸椎僵痛之苦,直教人累到趴。回到家我倒床就臥,迷糊睡去,兩三小時才醒轉。
徹底嚇到了!從此對探戈敬畏三分,如臨拳腳功夫深藏的雅俠,溫文俊逸外表下一抬手一舉步其實內力驚人,還會遠端點穴,沒有一些紮實底子休想與之過招。問教練,其他學生也這樣嗎?還是我太敗了?答曰:
「平常時候筋骨沒有拉這麼滿;會酸痛是正常,這也表示做到位了。」他進一步強調:「探戈女生的左手是很重要的靈魂,整支舞中不得鬆懈,也可以說女生的左手是女生的音樂表現。」
由此可推,來自左臂的暗示與溝通對於聾瞎如我者,意義又再加深一層,我當然務必多多揣摩。不過在自家練習甚受囿限,因為探戈步伐很大,幅度寬宏,斗室裏施展不開;何況一個人唱獨角戲,讀不到對方發出的交流碼,練不到搭配默契,遑論手腳身姿的全體調整。囿限縱囿限,勤能補拙的道理不會變,我要左手臂有空的時候全副武裝地擺對陣勢,也吆喝身、腿肌耐力一起配合出操,企盼假以時日養「臂」有成。
如果您對於此文有所建議,歡迎至臉書與筆者直接互動(連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