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的心靈說說話】性騷擾,我不要
文/鍾宛貞
根據教育部2024年發佈的校園性騷擾事件調查屬實統計,資料顯示女性被害人數為3620,男性被害人數為1243,女男比例為74.44%比25.56%(註1)。
雖然校園性騷擾的被害者也包括男性,但女性的受害比例仍遠高於男性。除此之外,我們能從公視新聞網2023年的報導中了解職場性騷擾的現況:勞動部統計資料指出,每年大約有1%的男性、3%的女性遭遇職場性騷擾,初步推估每年約有25萬勞工遭受職場性騷擾,卻有近8成選擇不申訴(註2)。職場尚且如此,大社會的冰山底層是否另隱藏其他黑數呢?近幾年台灣沸沸揚揚的MeToo事件,讓黑數不斷浮現,性平議題因而倍受關注。
我在求學時期曾閱讀何春蕤所著《性心情》一書,那時我就在心底大膽推論:每一位女性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曾有過被性騷擾的經驗吧!這樣的假設並未催促當初的我進一步自我探索與內在整合,直到我在學校輔導室成為一名專業的助人工作者。某次,我在一天內連續接了兩個性騷擾案件:
個案甲說:「我在上學途中,發現有可疑的中年男子一直跟蹤我,起初我以為是我太多心,我還故意繞到文具店去,沒想到那個人就在外面等著,我出去之後,他又繼續跟著我,我真的快嚇死了,我跑到附近便利商店求救,店員幫我打電話報警。」
個案乙說:「我們社團有出去別的學校幫忙帶活動,我在發道具的時候,覺得有人在摸我的腿,我轉身一看,竟然有一位其他學校的男同學蹲在我身後摸我,他們學校的人還在旁邊起鬨。我被嚇到,覺得很不舒服,但當下又不知要如何反應。」
這兩件確定成立的性騷擾案,讓同樣身為女性角色的我感到憤恨不平,不過,我也在長時間的個案工作與晤談過程中,覺察到自己的反移情。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是指在助人的專業過程中,助人工作者因自身的生命經驗或內在未完成的情感、衝突,投射到個案身上,而對個案產生情緒、行為等反應。
在不斷的自我覺察、反思、探索中,我想,我亦需處理自己的情感投射,以及因個案的性騷案件而被引發出過去生命的未竟事宜。我揭開塵封已久的記憶抽屜,打開中學時期腦海的殘存畫面。那是一個喜宴場合,我在不設防的情況下,被喝醉酒的親友襲臀。我明白那種被性騷後複雜的情緒感受,起初是震驚、嚇到,後來轉為羞愧、自責,最後留下的是氣憤、委屈。每一個情緒背後皆有其對應的想法或信念,因為突如其來的身體不當碰觸,所以我震驚;因為身體的自主權被侵犯,所以我羞愧;因為沒能在當下為自己主張悍衛,所以我氣憤。然而,更多的委屈來自於當年受傷的幼小心靈,尤其是在大人們知情卻勸我息事寧人之後。
為協助個案確保未來能做好自我保護,我問:「如果再發生一次,妳會怎麼做?」
個案甲說:「我以前就曾經在人多的地方被偷拍過,我很氣當時沒能在第一時間大喊或求助,我想,我還是會保護好自己,必要的時候,我一定會報警。」
個案乙說:「我覺得我要學習大聲說『不』,而且不要害怕喝斥對方的行為,並且要學會在當下求助,然後冷靜的蒐證。」
相同的問題,我拿來問自己,然後答:「我會大聲說『不』,而且拒絕再當受害者,拒絕再拿他人過錯來懲罰自己。」被害女性的穿著打扮常在性平案件中被拿來檢討或公審,這其實是一種二次傷害,我們難道能說:都是A煮菜太香,害B忍不住偷吃,所以這些都是A有錯嗎?走出自責的陰霾,我輕聲告訴那個曾經年幼的自己:「放心,那不是妳的錯。」因此,我療癒了,流下眼淚。
在學校的輔導場域裡,專業助人者一旦知悉受助者之性騷擾情事,即需在24小時內進行相關責任通報,例如:警政通報、性平通報、校安通報等。另一方面,在個案乙所陳述的性騷擾內容,因屬跨校案件,故可由兩校的性平申訴窗口於受理後進行調查工作。
一般而言,若遇校內性騷情事,學生可向學校的性平窗口提出申訴;若遇職場不當性騷,職工可向人事室的性平窗口提出申訴。但若有立即性的安全危機,請務必直接撥打110報警處理,以確保人身安全。
廣義來說,只要是不受歡迎且與性別有關之言行舉止,讓人感覺不舒服、被冒犯,皆屬性騷擾範疇,但除了考量被害者主觀感受外,客觀標準與事發情境也會是評估性騷擾是否成立的關鍵因素。一旦知悉性騷擾的發生,我們可試著撥打24小時免付費服務的113保護專線,在線上與專業接線人員進行討論,讓政府公權力得以介入,提供適時的保護與協助。113保護專線的服務內容除了性騷擾、性侵害事件通報或求助諮詢外,還包括家庭暴力、老人保護、身心障礙者保護、兒童少年保護等。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男女性別或親疏遠近皆有可能成為性騷擾的被害者或加害者,性騷擾也可能發生在異性間或同性間。另外,近幾年隨著數位科技發展、網路環境發達,數位/網路性別暴力防治的議題特別受到重視,舉凡透過網路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來進行性騷擾,這些都是觸法行為,我們不得不多加留意,以維護自身安全。
綜上所述,當您知悉自己或他人有疑似性騷擾案件發生時,您可以這麼做:
1. 大聲說「不」,並喝斥加害者的不當言行舉止。但若評估有立即性的危險,請馬上撥打110報警。
2. 若周圍有人,請大聲求助,這些能做為人證。
3. 冷靜蒐證。
4. 請撥打113保護專線,讓專業人員協助您在性騷擾案件中得到更好的處遇。
性騷擾防治,向性騷擾說不,就從你我做起,讓我們不分性別,尊重彼此,並且學習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創和諧美好與互助共榮的友善社會。
註1:國內指標 校園性騷擾事件調查屬實統計-按被害人性別與年齡統計 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qdkc3kLBHhb7UmH0qxI3qQ%40%40&d=m9ww9odNZAz2Rc5Ooj%24wIQ%40%40
註2:MeToo在台灣 職場性騷擾每年估25萬件但8成不申訴 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4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