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弘開講】你是用哪隻耳朵聽人說話?

文/楊聖弘

「怎麼這麼晚才回家?」聽到這句話,你的解讀是:

1. 他純粹想知道,我因為什麼原因而晚回家。

2. 他想告訴我,這個時間很晚了,應該要早點回家的。

3. 他認為我是個不重視家的人,其實隱藏著對我的不滿。

4. 他其實要說的是,要晚回家,得先打個電話。

同樣一句話,我們可能會用不同的耳朵聽,就會有天差地別的結果。

第一隻耳朵是事實耳朵:聽到單純的事實,所以,他純粹想知道,我因為什麼原因而晚回家了。

第二隻耳朵是自我表達耳朵:他想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緒,所以想告訴我,這個時間很晚了,應該要早點回家。

第三隻耳朵是關係耳朵:他的話傳遞對我的態度,也是我在他心目中的印象,所以,那句話裡真正要說的,是他認為我是個不重視家的人,其實隱藏著對我的不滿。

第四隻耳朵是訴求耳朵:他的話裡隱含著對我的期望,所以,他其實要說的是,要晚回家,得先打個電話。

每個人帶著不同的耳朵去聽同一個信息,這就是四隻耳朵的概念。每個人選擇的耳朵不同,理解對方的表達重點就不同。而理解不同,接下來的情緒感受與回應也會不同。

如果你經常為溝通的問題所困擾,或許下次可以問問自己,我用的是哪隻耳朵在聽人說話呢?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怎麼回事?

「他怎麼老是想太多?」、「我明明沒有那個意思!」日常生活中,「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狀況時常上演,一句無心的話語,卻可能在聽者心中掀起波瀾,造成誤解甚至引發爭執。怎麼會這樣?

這得從溝通過程的訊息發送(也就是說話的人說了什麼)與接收(也就是聽話的人聽了什麼)說起。

同樣一句話,可能隱含著四個不同面向的意思:

1. 事實:說話的人描述的客觀資訊,例如什麼時間、哪個地點、發生什麼事等。

2. 自我揭露:說話的人透露出的個人訊息,例如個性、情緒、能力、對事實的看法或觀點等。

3. 關係:說話的人隱含對聽話者的態度、印象、看法,或者反映出彼此間的關係等。

4. 訴求:說話的人希望聽話者做出的反應或行動,例如希望對方同意、幫忙、安慰等。

說話的人和聽話者可能會因為各自的經驗、性格、情緒以及當下所關注的面向不同,而對訊息做出不同的包裝與解讀。

舉例來說,朋友聚餐時,有人說:「這家餐廳的菜也太鹹了吧!」

聽話者用了不同的耳朵來聽,就可能做出不同的理解:

1. 事實型耳朵:他可能只是單純陳述菜餚的鹹度。

2. 自我揭露型耳朵:他可能想表達自己口味清淡,不喜歡重口味的食物。

3. 關係型耳朵:他可能覺得我選餐廳的品味不好,隱含著對我的抱怨。

4. 訴求型耳朵:他可能希望我下次選餐廳時能多考慮他的喜好。

同樣一句話,聽話者用不同的耳朵去聽,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解讀。特別是自我評價較低、缺乏安全感的人,更容易習慣性的用關係型耳朵去聽,就像戴著負面的濾鏡一般,經常會過度解讀負面訊息,將無心的話語解讀成對自己的攻擊或否定,而造成自己情緒上的困擾,甚至影響後續的溝通,導致彼此緊張的關係。

當然,說話者也可能為了保護自己,而刻意讓訊息變得模糊或扭曲。比方說話者明明想邀請朋友看電影,卻拐彎抹角的說「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嗎?」因為害怕被拒絕,而將真實的訴求隱藏在這句話的背後。此外,東方文化中,許多話不會說破,那些沒說出口的話才是真正的關鍵,這也增加了理解訊息的難度。

為了減少誤解,我們可以這樣做:

說話者:

1. 具體的表達訴求,也就是希望對方具體做什麼,例如「請幫忙將桌上的空瓶子拿去丟,文具、書本分類排整齊」,而不是「請把桌子收拾收拾」。

2. 避免不夠明確、抽象的訴求,例如「你可以有責任感一點嗎?」可以轉換成「我希望你可以負責做」;又例如「你總是愛管東管西」可以轉換成「我希望……可以由我自己決定怎麼做」。

3. 你希望對方做的,而不是不要對方做的:例如「東西不要亂丟」,可以調整成「喝完的飲料瓶,請丟到垃圾桶」。

4. 注意非語言訊息的傳遞,例如語氣、表情和肢體動作,是否可能造成對方錯誤的解讀。

5. 適時地進行確認與核對,例如「你可以簡單讓我知道,你聽到我說了些什麼嗎?」、「我擔心我說得不夠清楚,你可以說說你對我的話的理解嗎?」

聽話者:

1. 提醒自己運用「四個耳朵」全面解讀訊息,盡量不要只關注某個面向。

2. 避免過度解讀負面訊息,試著用更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例如想像自己是一台錄影機,你會錄下哪些畫面和聲音,試著用不帶評斷的語言將它轉述出來。

3. 適當運用核對與反饋來確認自己的理解,例如用「你是說……」或「我理解的意思是……」來確認你是否正確理解了說話者的意思。

溝通是一門需要不斷學習和練習的藝術,唯有透過真誠的表達和用心聆聽,才能減少誤解,讓溝通更順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
:::

聯絡我們

Tel:02-7729-3322 or 02-2833-5677

Fax:02-2833-5687

Mail:service@twacc.org